這幾天,家住花果園的王椿英大爺,又在大西門地下通道的小琴行里,給“樂友”們演奏口琴,律動感十足的口琴曲,引得大家紛紛稱贊。
王大爺今年78歲,近八旬的他卻生活得像一個年輕小伙一般。每天在家里聽音樂、打架子鼓、敲揚琴……還經常出去參加各種排練、演出。王大爺說,自己煙酒不沾,也不會打麻將,每天就擺弄各種樂器,過得很開心。
精通揚琴 能玩各類樂器
王大爺家的客廳,正面墻上掛著一幅貝多芬的頭像,窗戶邊掛著二胡、中阮等樂器,窗前擺著一套架子鼓,另一側的墻角還放著一架揚琴,書架上還堆著各個款式的口琴……還有一個小電視機和一部DVD機,長期播放著他喜歡的音樂。
家里的這些樂器,王大爺都能玩,而且都稱得上是高手?赏醮鬆斪约簠s說:“哪是什么高手,都是‘半吊子’,只是我樂感好些,玩得流暢些,大家就聽著舒服些而已。”
據悉,王大爺從20多歲起開始癡迷揚琴,還曾拜師貴州大學藝術系老師,受過正規訓練。所以他的揚琴技能在貴陽名氣不小。而其他不管什么樂器,王大爺只要想學,都不需要老師教,自己就能很快入門。王大爺說:“玩的樂器是挺多,只是都沒堅持練成‘真高手’,我們這年紀嘛,玩著高興,別人聽著能覺得還不錯了!
制造樂器 大爺也是好手
王大爺年輕時候在貴陽的樂器廠工作,廠里想安排他搞管理、跑業務,他都不愿意,就是喜歡在一線親手制作樂器。
上世紀80年代初,剛改革開放的時候,貴陽的歌舞廳慢慢興起,流行音樂也開始被大家喜歡。所以當時市場上,架子鼓的需求量很大,樂器廠也開始大量生產架子鼓。
在那個流行樂和搖滾樂的啟蒙年代,貴陽的一臺架子鼓能賣1800元,相當于當時200多瓶茅臺酒的價格。每次回憶起那些年的事,王大爺總是很自豪:“除了‘鼓皮’是我跑上海采購的以外,其余零部件的生產和裝配,都是我親自參與完成的。我制作的架子鼓,賣出去了300多臺!
很多樂團 邀他去當鼓手
憑借揚琴的基礎,王大爺打起架子鼓來也上手很快,還在歌舞廳做過鼓手。
現在雖已是八旬老人,卻也經常接到演出邀請,很多樂團排練或演出,都請王大爺去打鼓。王大爺說:“我節奏感好,也擅長配合其他樂手和歌手,別人和我一起演奏都會覺得很舒服,所以就老愛找我去打鼓!
不僅在貴陽,王大爺還經常受邀參加全國各地的演出。
王大爺的兒子,鋼琴專業畢業,現在是專業樂團的樂手;孫子從小開始學習揚琴,如今已20歲出頭,也從事起了樂器制作、修理的工作。
對抗病魔 重拾口琴技能
王大爺說,現在每天玩的樂器當中,花精力最多的其實是口琴。據悉,他在20歲出頭的時候也吹過一段時間口琴,可后來忙別的就沒有繼續。
4年前,70多歲的王大爺因為到外地演出,不慎感冒,回貴陽后到醫院檢查發現炎癥已經引發了胸腔積水,才趕緊住院治療。重病加上不能回家玩樂器的郁悶,讓王大爺一下子體重下降了30斤,當時醫生還擔心王大爺挺不過來。
但憋不住樂器癮的王大爺,讓家人給他拿來了中阮,沒事就在病床上彈奏,以作消遣。沒想到這一彈,卻引來了病友和醫生們的夸獎。來了興致的王大爺,又讓家人帶來口琴,為大家演奏。
這一下更獲得了醫生的贊許,醫生告訴王大爺,要多吹口琴,對肺部的恢復很有幫助。按醫生的建議,王大爺很快恢復了健康。
現在王大爺吹起口琴,悠揚的旋律之外還帶著律動十足的節奏,朋友們都夸王大爺的口琴吹起來,“就像手風琴和架子鼓結合了一樣!
耳朵靈敏 讓自己很燒錢
王大爺說,前幾天琴行給他打電話:“王老師,我這兒的揚琴不行了,音調不準,您趕緊來給看看吧!睋P琴有140多根琴弦,王大爺近60年的演奏和調音,練就了他一雙靈敏的耳朵,就算是很多人的大樂團,音樂一起來,哪個樂器的音不準,他都能準確地聽出來。
“你看我的口琴,基本上3個月就得換一把,因為里面的‘簧片’吹久了就會缺損變形,影響音準。聽不出來也就算了,但我這耳朵只要有一點音不準,就聽得難受。只能不停地換新口琴!
家人開玩笑說他,你看你,雖然不抽煙,但這口琴“燒”起錢來,比抽煙還狠。王大爺并不在意,因為這些錢,他都花得開心。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