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師基本功大賽舞蹈特長展示的賽場,準備出場的孫老師雙手攥得緊緊,手心里全是汗水。為了保持舞蹈過程中良好的精神狀態,向來胃口很好的他中午都沒敢吃飽,給同事發的微信里,這位胖胖的男老師寫道:“我想吃雞翅!”終于出場了,又高又壯的他在《鴻雁》悠長曲聲中起舞,動作雖然不是那么優美,但也有模有樣。比起和他選擇了同一支舞曲卻動作生硬不自然的另一位男老師,孫老師的舞姿得到場下評委和其他觀摩老師的肯定。“男老師,即使是教音樂的,跳舞也不容易呢。”臺下一位年長的音樂老師不由得感慨。
在中小學音樂教師隊伍中,女老師數量占據壓倒性優勢,男老師就是“萬紅叢中一點綠”,教學、特長各方面都出彩,又能在中小學音樂教學崗位上一直堅持的男音樂教師更是難得。
可化解的小尷尬
每次到給學生們示范唱的環節,北京某小學的呂老師就會有些尷尬,和還處于童聲階段的孩子們相比,身為男低音的他聲音和孩子們不可能在一個八度上,有時候示范唱,孩子們模仿起來并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女老師在這方面要稍微好一些,孩子可以從她們的示范唱中模仿得更快。”呂老師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廣西梧州七中的湯老師說,雖然自己教的是中學,無論男生女生都開始變聲,但由于他的聲音較為低沉、音質也比較厚重,學生模仿起來還是有些困難,除非學生本身音色是中音。但他覺得教會學生科學的發聲方法比讓他們模仿得像老師更為重要。
重慶江北區的申光健老師在擔任音樂教研員工作之前在小學擔任了多年的音樂教師。他表示,在歌唱教學中男老師的范唱是會有一點困難,但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嚴重,唱歌除了音色之外,還有感情,更重要的是一種狀態,讓學生感受歌唱的狀態。無論是平時的常規教學還是童聲合唱的訓練,讓學生模仿老師并不是最終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聆聽、感受老師唱歌的狀態。
器樂強項舞蹈弱
除了從小有舞蹈功底或大學舞蹈專業出身的男老師,大部分男音樂教師在舞蹈、形體表演方面相對于女老師而言都會稍弱一些。對于力度、技巧性較強的器樂類特長,男老師更為擅長一些。尤其是近年來從音樂院校或師范類院校畢業的年輕一代男老師,對于音樂教學中的視頻、音頻剪輯、制作、編排等功力不容小覷。
對于一些工作上要求盡善盡美的男老師而言,即使是舞蹈這樣需要從小練起的特長,也在工作之后努力攻破。北京陳經綸中學的王帥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了在教師五項全能比賽中挑戰自己,以取得出色表現,他在自己28歲的時候還專門到舞蹈學院跟著專業老師學習舞蹈。掰腿練功這些初學者疼痛難忍的基本功練習,他咬著牙一一突破,在同時學習的學生中,他是最快一個能把腿放到墻上的人,腿上全是毛細血管破裂后形成的道道血痕。“沒什么訣竅,就是對自己狠心就能做到。想學,任何時候都不晚。”現在年屆40的王帥回憶起這些事情,仍然是非常堅定。
堅守崗位的都是真愛
重慶江北區的申光健老師當小學音樂老師時,從學前班到六年級都教過。在教學前班的時候,他也會和孩子們一起又唱又跳,這恰巧是很多男老師不愿意做。小學強調師生互動,要更多考慮學生情感,中學的男老師可以更自我、空間更大,所以大多數男老師更愿意教中學,即使教小學,也更愿意教高年級。申老師表示,其實男老師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就會有了和各個年齡階段孩子相處的經驗,也有了教育他們的方法。所以男老師年齡越大,在教學中就越能放開。
在整個江北區,男老師所占的比例很小,在全國很多地方,也是這樣的現狀。申老師說,在學生階段,學音樂尤其學音樂教育的女生要比男生多很多,而且很多學音樂的男生畢業之后不愿意當音樂教師,一是不喜歡當“孩子王”,一是社會中對男生要求的家庭責任更重,在養家重擔面前,很多男生可能會轉行做其他工作。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中,教師薪酬水平較高,男老師對于薪資相對較為滿意,這些城市中男音樂教師堅守教師崗位的意愿更強也更穩定。在二、三線城市,過低的薪酬、過小的發展空間是男音樂教師流失的原因。一位男老師幽默地說:“能最后留下來的,都是真愛音樂,真愛學生。”申老師感慨地說,在他們這一代老師中,很多都是為了早些分擔家庭的重任而選擇去念師范學校,工作后也一直堅守在音樂教育的崗位上。教學中他發現,學生們還是特別喜歡男老師,一是男老師數量少;一是男老師能帶給他們與女老師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路,能讓他們可以體會到新意。 (陳茴茴 音樂周報)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