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的關系,筆者常常被美聲所包圍,除了到歌劇院和音樂廳是主動接受美聲的熏陶,大多時候在美聲的包圍中的感覺卻是不悅耳的,甚至是不勝其擾。本來美聲是在創造美,有機會聽美聲是一種享受吧,可為什么有這種糟糕的感覺呢?我想,這里頭可能是自己的審美嗜好在作祟,卻也免不了存在中國人如何學習和運用美聲的問題。
長期懷揣這樣的困擾不是滋味,聽到一些學生和青年歌手在歌唱時那種裝腔作勢的樣子,更是感覺可惜。本來輕聲哼唱那些經典歌曲的時候,很是讓人舒服的,可是一旦端起那美聲的架勢,歌唱帶來的美感馬上消失得無影無蹤。唱外國作品固然需要錘煉,從技術、語言到風格都不容易把握,這可以理解,可為什么就連唱中國的作品也唱得那么難聽?本以為這是自己的偏見,但去年10月底筆者到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參加了一場“中國美聲和中國歌劇”的研討會時,也聽到部分與會專家的同樣困惑。面對這些困惑,與會專家的發言給了我很多啟發。學習美聲唱法,那些令人不悅的表現不僅是學藝不精,恐怕更重要的是對美聲唱法的理解和運用上存在觀念問題。尤其是著名歌唱家金曼“中國美聲”的提法,頗有振聾發聵的意思,在中國歌劇文化勃興的當下,可謂正當其時。“中國美聲”是一種什么樣的美聲,怎么樣才能讓人們在聽美聲的時候不產生“難聽”的印象呢?這確實值得人們深思。
熟悉和喜愛西方音樂文化的朋友都知道,聲樂上的美聲(Bel canto)誕生于17世紀的歐洲的歌劇,是一種基于科學發聲方法,追求既美妙又有音量和穿透力的聲音,以滿足王公貴族們在空曠的歌劇院里欣賞歌劇的需要。古典時期意大利歌劇在歐美的風行,這種“美好地歌唱”的風格開始在世界蔓延和普及,成為至高的歌唱準繩。后來隨著各個國家民族文化的發展,雖然歌劇同時發展出與不同語言結合的法國歌劇、德國歌劇、英國歌劇、俄羅斯歌劇、美國歌劇等風格流派,卻也同時奉行這種“美好地歌唱”的方法,在戲劇音樂結構和交響樂隊的伴奏上,都秉持一種相對統一的形式和審美特征,使得人們對歌劇這種藝術的理解相對一致。因此,要建立中國的歌劇文化首先是對西方歌劇的借鑒。而且學習借鑒是以逼近原汁原味為原則。事實上,在學習引進西方歌劇方面,近些年的力度在不斷加大,各地相繼建立歌劇院,各種版本的經典歌劇原汁原味呈現在樂迷的目前,也培養了不少優秀的歌劇演員,這是可喜可賀的。然而,這些歌劇的引進和中國版制作,是以純正的西方美聲唱法(意大利為正宗)和西方傳統歌劇欣賞習慣為前提的。中國的歌劇文化不能只靠拿來主義,那顯然不是“中國的聲音”,體現不出中國文化的屬性、風格和價值。中國歌劇文化必須創造出真正的“中國歌劇”為其核心內容。“中國歌劇”的關鍵屬性和特征,就是在漢語言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美聲唱法,即“中國美聲”。才能讓國際主流歌劇形式和理念所接納。
對于唱法,有人認為中國自古有之,而且很成熟,中國戲曲的唱法——昆、京、越、粵洋洋大觀,何其壯觀。就是在上世紀自新歌劇《白毛女》到《洪湖赤衛隊》所培養起來的“民族唱法”,也是廣受歡迎。是的,中國的戲曲和“民族唱法”有著特殊的審美魅力,也形成了一種淵遠的傳統,是有其重要的價值的。但是,美聲作為一種世界性通行的科學發聲方法,更能夠體現聲音的純美和質感,尤其與管弦樂隊(或者鋼琴)的結合,形成飽滿的音樂語言,獲得更為豐富和美妙和諧的審美感受。那么,建立中國美聲勢必接受與傳統審美背離的挑戰,努力使得二者在歌唱的處理中取得調和。漢語言在音調特征、語言表達習慣、發聲方法上的獨特性等,都與以意大利語為基礎的美聲相去甚遠,如果對美聲唱法生搬硬套,難免食而不化,給人撓喉捩嗓,很難聽的印象。盡管會有好多面臨解決的問題,但需要明確的是,漢語言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語言之一,美聲唱法當不會唯獨排斥漢語言。美聲是世界性的、美聲可以唱好中國作品(包括各體裁的歌曲和歌劇),要堅守這種自信和價值認定。可以說,中國美聲是中國歌劇風格建立的前提,以“民族唱法”為基礎的民族歌劇、話劇化的歌劇、戲曲化的戲歌,顯然是不利于中國歌劇走向世界,像譚盾的《秦始皇》、周龍的《白蛇傳》等用英文來演唱的歌劇那就跟中國歌劇離得更遠了。
另外,中國觀眾對美聲的陌生,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對唱法的審美隔閡。美聲的核心審美因素是聲音塑造的美感,這美感的產生跟語言的基本特點相關。歌唱的表達要順應語言的特性,才能在表達上成為自如的藝術語言,讓聽者聽得懂,產生親切感。而且,歌劇是一種戲劇性的音樂,不同于一般的歌曲演唱,需要在戲劇性、情感變化的幅度和張力上體現魅力。這些都需要在審美上適應,跟傳統的歌唱審美習慣對接。在人們渴望欣賞歌劇和美聲的時候,千萬不要以“裝腔作勢”的面孔“拒絕”大眾,忽視觀眾的真實需要,歌劇事業便成為空中樓閣。要創作中國歌劇就應當有中國的唱法,否則,怎么體現出中國歌劇的藝術品格呢?就如同法國、德國、俄羅斯都具有自己的美聲唱法一樣,中國歌唱家應當有這個使命感。(音樂周報 麥 瓊)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