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音樂劇《阿詩瑪》第二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上演
由北京天橋演藝聯盟主辦的“第二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眾多精彩繽紛的音樂劇演出受到了京城市民的熱烈歡迎。
阿詩瑪——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美麗女子,在彩云之南的神奇地方,演繹了一個東方彝族撒尼人的動人傳說。這是一場轟轟烈烈、石破天驚的愛情故事,這是一個生生死死、永恒不滅的千年守望。這里充滿了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文明與信仰,我們要將這撼人心扉的愛情傳說唱響在世界各方……
12月13—14日兩晚,由云南大德正智傳媒有限公司策劃制作的原創音樂劇《阿詩瑪》在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為京城百姓演繹美麗動人傳說。音樂劇《阿詩瑪》改編自云南阿著底地區的一個古老傳說,講述了聰穎美麗的彝族撒尼姑娘阿詩瑪與勇敢憨厚的青年阿黑相愛,最終化為雕像永駐石林的凄美故事。改編后的音樂劇版比以往任何版本都更詩化,更魔幻。
音樂劇《阿詩瑪》由云南大德正智傳媒有限公司用6年多時間創作推出,并入選首批國家藝術基金2014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金扶持項目。該劇總編導盧昂表示,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個題材,是想打造屬于本民族的一部原創音樂劇,把民族的情感用音樂劇這樣一種國際化的方式表達出來!皠≈谐錆M了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文明與信仰,我們要將這震撼的愛情傳說唱響在世界各地!北R昂說。
該劇展現了大量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并對《阿詩瑪》長詩重新進行了改編,增加了很多新內容,進行了全新的演繹。同時,劇組在舞美、燈光、音響等方面用現代化的手段對劇中的神話情節進行包裝和渲染。劇中的阿詩瑪美得令人窒息,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渴望與好奇,但為了保衛愛情與故鄉,化為石林。阿黑是一名流浪歌手,從小被西方傳教士收養,見多識廣、能歌善舞,浪跡天涯并歌唱生命。不同于以往的故事,阿支不再是單純的惡少,而被賦予了如同《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那樣被善與惡糾纏的矛盾心靈。音樂劇《阿詩瑪》的總編導介紹說,在音樂劇《阿詩瑪》中,沒有所謂簡單的好人和壞人,但是這些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卻有了強烈的沖突和矛盾。音樂劇《阿詩瑪》展現了大量少數民族元素,比如彝族的“火把節”,就是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定情的日子。盧昂說:“不同于一般愛情故事中小資式的甜甜蜜蜜,這其中充滿了東方少數民族特有的野性!
云南大德正智傳媒有限公司,不僅擁有創意精尖的團隊,還擁有一批專業的舞臺技術人員、燈光師、服裝設計師、舞美設計師、視頻制作技術人員等,以及價值上千萬的舞臺燈光設備和各類演出服裝。2012年經云南省級相關單位、國家文化部、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終審獲得動漫企業認定證書。2013年通過云南省商務廳、省委宣傳部(省文產辦)、省文化廳、省廣電局、省新聞出版局進行聯合評審,被認定為2013-2014年度云南文化出口重點企業。自主創作的音樂劇《阿詩瑪》共公演39場次,得到了國家藝術基金的扶持并驗收,并獲得云南省第十三屆新劇目展演金獎及各單項獎。
本屆演出季主辦方北京天橋演藝聯盟副主席楊秀蘭女士介紹:“立足天橋演藝區的建設與發展,打造資源整合平臺,推動優質演藝資源與市場對接,讓更多的人享受藝術之美,是天橋演藝聯盟一貫的宗旨。通過舉辦音樂劇演出季活動,豐富京城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廣大市民感受到音樂的真正魅力,從內心真正喜愛上音樂,并且找到屬于自己表達音樂的方式!2014年,北京天橋演藝聯盟在西城區委區政府和西城文化委員會等單位支持下,開啟了天橋音樂劇的品牌建設之路,舉辦了“第一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就此,音樂劇在天橋演藝區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隨著天橋藝術中心這座專業的音樂劇演出場館的開幕,也將建設天橋音樂劇基地的愿景變得逐漸清晰。
“第二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由中國音樂劇協會指導,北京天橋演藝聯盟主辦,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承辦,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北京天橋演藝區指揮部、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支持,北京華融新媒廣告有限公司協辦。于2016年10月至12月分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大、中、小劇場舉行“10+1”部音樂劇精彩演出。除了已經上演的《KUMI奇幻歷險記》、《小獅子奇遇記》、《啊,鼓嶺》、《北京人家之口技人生》、《我,堂吉訶德》、《夢@時代》、《十年》以及正在上演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阿詩瑪》外,《不能說的秘密》、《狂奔的拖鞋》等十余部國內外優秀音樂劇悉數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大、中、小劇場,聯袂為北京市民和音樂劇愛好者奉獻一場又一場的藝術盛宴,用這樣一次席卷北京的音樂劇熱潮,推動中國音樂劇走向廣大觀眾,走上世界舞臺。(通訊員 張海濤)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