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音樂表演專業教師支慧專場音樂會,在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溫情上演。音樂會以“匯愛成蹊”為主題,分晨曦微露、桃李不言、慧愛成蹊三章,此次音樂會是支慧近年來教學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總結和展示,也是她決心在未來藝術及教育道路上砥礪前行的心曲表達。
執著的藝術之路
支慧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譽音樂博士、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民族聲樂表演方向碩士。曾師從著名教育家、歌唱家方瓊及深圳著名聲樂教育家丁蜀還等人。本次音樂會,支慧特意創作了歌曲《師頌》,抒發了一名年輕教師的教育情懷。
支慧在2002年以山西省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深圳大學藝術系,系統學習聲樂理論和演唱技巧,打下了堅實的藝術基礎。2007年,她首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征選,并以一曲《家園》贏得各方贊譽,連續數周占據主題類音樂作品排行榜榜首。
2010年,支慧懷著對藝術更高的渴望和追求,順利考取了上海音樂學院民族聲樂表演專業研究生。其間她潛心學習、研究中國民族聲樂表演藝術,得到金鐵林、鄒文琴、欒峰、魏松、丁毅等聲樂專家的悉心指導,藝術修養及聲樂表演有了質的飛躍和提升,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支慧擅長演唱中國民族歌曲和美聲、通俗跨界歌曲,以駕馭技巧難度高、情感跨度大的作品見長。寬廣的音域、華美的音色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讓她在重大國內、國際聲樂賽事中屢獲佳績,相繼捧得2014年新加坡國際華人音樂節聲樂大賽金獎、2015年深圳市第12屆“鵬城金秋”藝術節音樂大賽金獎、2016年第13屆“鵬城金秋”藝術節音樂類原創作品金獎等多項大獎。扎實的演唱功底、端莊的舞臺氣質,讓支慧在深圳的音樂舞臺上光芒四射。
不俗的教育成果
2013年,支慧進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她秉承“專業引導、面向社會、特色發展、圃育英才”的教育理念,培育了一批高素質的聲樂人才,為繁榮深圳的文化事業作出了積極探索和努力。
在教育過程中,支慧結合職業院校的辦學特點,堅持“特”字當先,探索特色化教育路徑。她結合深圳特區包容創新、年輕時尚、文化因子活躍的城市特質,注重塑造學生與深圳城市文化相結合的能力;發揮職業院校文化藝術教育特色,著眼“多專多能”音樂復合型人才培養;注重挖掘學生藝術潛能,摸索出一套“求小不求大,求精不求全”、專業化與實用性相結合的教育方法,鍛造有特點、專門化的音樂人才。
本次音樂會上,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TA女團讓人眼前一亮。幾位音樂零基礎的學生,在支慧的精心培育下,成為校園的明星組合。3年時間,支慧培養的學生多次獲得全國、省、市各類比賽大獎。2014年,鐘麗瀅、艾雅倫獲得文化部舉辦的“亞洲、大洋洲青少年歌唱比賽”青年組金獎;2016年,文君、嘉盈、啟赫取得國際青少年藝術節兩金一銀的佳績;TA組合參加了浙江衛視“出道吧,鵬城少女”團體選拔賽,獲得冠軍。
創新的教學方法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支慧在教學上孜孜以求、不斷進取。雖然自己的專業是民族音樂,但她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主動承擔起流行音樂的拓展教育課程。她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潛心研究流行音樂的規律特點,所講授的流行音樂拓展課程深受學生歡迎。
專業化的教育背景和豐富的舞臺實踐,讓支慧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站在更為專業的高度,給學生以專門、專業的教育引導。在教育過程中,她從細處著眼,樹立精品意識,對每次教學、演唱、演出的各個環節精雕細刻、嚴格要求,跟專業院校的教學標準并無二致。她細心引導學生從打造精品節目、精品項目的角度出發,掌握演唱表演、活動組織的方法論,通過一個個精細化、精品化項目的積累,給學生以專業化、實用性的教育培養,夯實學生的文化藝術基礎。
教學之余,支慧以自己的學習、藝術經歷,影響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從藝從業觀。她創造各種條件,為學生聯系實習、演出、就業機會,成為學生喜愛的知心姐姐。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