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穆蒂與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會
穆蒂與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會開票
演出時間: 2016.01.25 - 2016.01.26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
2016.01.25 周一 19:30
2016.01.26 周二 19:30
演出介紹
1月25、26日,擁有百年歷史的芝加哥交響樂團將在指揮大師里卡爾多·穆蒂帶領下蒞臨國家大劇院,這也將是穆蒂大師在國家大劇院的首次登臺。貝多芬、馬勒、柴科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等大師的經典作品,展現音樂多彩世界。璀璨華麗的銅管聲部鑄就樂壇傳奇,強勁輝煌的非凡實力締造絕妙體驗。
指揮 穆蒂
里卡爾多·穆蒂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是當今時代頗具盛名的指揮家之一。2010年9月起,穆蒂擔任芝加哥交響樂團第十任音樂總監。四十年來,他執掌佛羅倫薩五月音樂節(1968-1980)、倫敦愛樂樂團(1972–1982)、費城管弦樂團(1980–1992)、斯卡拉歌劇院(1986–2005)等諸多國際音樂節和知名院團。
穆蒂于那不勒斯音樂學院師從世界級音樂大師維塔萊學習鋼琴,之后又在米蘭的威爾第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和指揮,均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獲得學位。1967年他在米蘭圭多·坎泰利國際指揮比賽中以全票通過的成績獲勝,自此指揮生涯迅速發展。1971年,穆蒂獲卡拉揚邀請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上指揮,開啟了與這一享有盛名的奧地利音樂節以及維也納愛樂樂團長達45年的精彩合作。穆蒂是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維也納宮廷樂室、維也納愛樂樂團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榮譽會員。
穆蒂在米蘭斯卡拉大劇院的任期長達19年,創下有始以來音樂總監這一職位任期的最高紀錄,期間他擔任過莫扎特三部曲、瓦格納的《指環》系列等作品的指揮,另外還參與多部歌劇和音樂會作品的演出,作品涵蓋巴洛克時期至近現代作品,同時,他還指揮斯卡拉愛樂樂團演出上千場音樂會,帶領樂團和歌劇制作團隊舉行世界巡演。
穆蒂是世界知名歌劇院和交響樂團競相邀約的客席指揮家,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和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等紛紛與他合作。
里卡爾多·穆蒂被授予的榮譽不計其數,如法蘭西共和國榮譽勛章和德國大十字騎士榮譽勛章;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他大英帝國榮譽騎士稱號,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授予他友誼勛章,羅馬教皇本尼迪克特十六世頒發他圣格里高利一級大十字騎士榮譽;他還獲得以色列沃爾夫藝術獎,西班牙阿斯圖里亞王子基金會藝術獎,意大利外交部金質獎章以及二十多家世界知名學府為其頒發的榮譽學位。
穆蒂還傾情投入到培養青年音樂家的工作中。2004年,他創辦了路易吉·凱魯比尼青年管弦樂團,2015年又新建了意大利里卡爾多·穆蒂歌劇學院。他親身參與意大利拉文那藝術節的年度項目——“友誼之路”,在世界上許多最為紛擾不斷、不得安寧的地區指揮演出,倡導人們關注那里的民生和社會問題。
里卡爾多·穆蒂灌制的唱片數以百部,既有傳統的交響樂、歌劇作品還有現代音樂作品。他的兩部書籍《威爾第,意大利的情人》和自傳《音樂發聲》均以多語種發行出版。
演出團體 芝加哥交響樂團
芝加哥交響樂團一直被譽為世界一流的管弦樂團之一,如今已迎來了第125個演出季。2010年9月,著名意大利指揮里卡爾多·穆蒂擔任其第十任音樂總監。他提出的深化與芝加哥當地社區的聯系、繼承傳統并支持新生代音樂家、加強與幻想藝術家的合作等理念可謂為樂團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紀。
芝加哥交響樂團歷史輝煌,1889年西奧多·托馬斯在芝加哥富商查爾斯·諾曼·費的邀請下組建了芝加哥交響樂團。作為此后美國的頂尖指揮和舉世公認的音樂先驅,托馬斯從最初就矢志建立一個演出水平極為精湛的永久型樂團,1891年樂團舉辦首場音樂會,初試啼聲,見證了這一目標的實現。托馬斯擔任樂團的音樂總監長達13年,直至1905年去世。而芝加哥交響樂團也在他去世前三周正式遷入由丹尼爾·伯恩漢姆設計的樂團的永久大本營——芝加哥交響音樂廳。
托馬斯去世后,1905年弗雷德里克·斯托克繼任指揮。斯托克1895年起擔任大提琴部樂手,四年后成為助理指揮。斯托克任職三十年,于1942年卸任,是樂團歷任音樂總監中在位最長的一位。斯托克是一位充滿活力與創意的音樂家,同時熱衷音樂教育和音樂普及。1919年他成立了芝加哥市民交響樂團,這也是美國第一個隸屬于重要交響樂團的儲備樂團。此外,他還建立了青年遴選比賽,為兒童舉辦音樂會并奉獻一系列通俗音樂會。
從1943年到1953年的十年,芝加哥交響樂團前后迎來三位音樂總監,他們分別是德西雷·迪法(1943-1947)、阿圖爾·羅津斯基(1947-1948)和拉法雷爾·庫貝立克(1950-1953)。接下來十年是芝加哥交響樂團的萊納時代,在他的執掌下樂團灌制的唱片至今仍被視為標桿。1957年萊納邀請瑪格麗特·西里斯組建了芝加哥交響樂團合唱團。1963至1968的五個演出季中,讓·瑪蒂農接替萊納領導芝加哥交響樂團。
喬治·索爾蒂爵士自1969年至1991年擔任交響樂團的第八任音樂總監。卸任后繼續擔任桂冠音樂總監,并在每個演出季重返樂團指揮幾周的演出。索爾蒂爵士于1997年去世,他與樂團奠定了當代最為成功的音樂合作關系,樂團在他的執掌下于1971年進行了首次歐洲巡演,并灌錄了不勝枚舉的獲獎唱片。
1989年1月,丹尼爾·巴倫博伊姆被選為繼任音樂總監,并于1991年9月至2006年成為第九任音樂總監。他的任期卓而不凡: 1997年交響中心開放、交響音樂廳上演的歌劇大獲贊譽、頻繁以鋼琴家和指揮的雙重身份攜手樂團同臺獻藝、21場國際巡演、任命杜安·沃爾夫為合唱團第二任總監。
自2006年至2010年,伯納德·海丁克成為芝加哥交響樂團歷史上首位首席指揮。皮埃爾·布列茲和樂團一直享有長期的合作關系,于1995年任命為首席客座指揮,并于2006年擔任海倫·雷根斯坦榮休指揮。迄今為止,除了布列茲,只有兩位指揮擔任過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卡爾洛·瑪利亞·朱里尼(1969-1972)和克勞迪奧阿巴多(1982-1985)。朱里尼在上世紀50年代經常與樂團合作演出。
2010年1月,馬友友被穆蒂任命為“賈德森和喬伊斯綠色創意顧問”,與穆蒂、芝加哥交響樂團和音樂家們共同合作為尼格尼音樂學院提供演出創意策劃。
兩名新任駐團作曲家薩繆爾·亞當和伊麗莎白自2015年秋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工作。他們還將策劃現代“MusicNOW”系列演出。
自1916年起唱片錄制就一直是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重要活動。樂團自有廠牌CSO Resound錄制的唱片包括獲得格萊美獎的《威爾第安魂曲》,由穆蒂指揮。樂團錄制的眾多唱片曾摘得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的62次格萊美獎。
曲目
1月25日
第五交響曲 貝多芬 曲
——中場休息——
第一交響曲 馬勒 曲
1月26日
古典交響曲 普羅科菲耶夫 曲
為弦樂和銅管創作的協奏曲 欣德米特 曲
——中場休息——
第四交響曲 柴科夫斯基 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