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著名鋼琴家郎朗現身天津音樂廳,為本市的200余名琴童帶來了一堂生動的大師課。從1996年,時年14歲的郎朗在津舉辦的首場個人獨奏會起,郎朗就與天津結下了深厚的緣分,本次已是他連續第六年在新年期間來津舉辦“郎朗城市藝術之旅”系列活動。昨天下午,郎朗在天津音樂廳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分享了他的音樂理念。
記者:“郎朗城市藝術之旅”已經是第六屆了,和以前僅有一場新年音樂會相比,近幾年的活動已經形成了“城市新年音樂會”“鋼琴大賽”“公益大師課”三大固定板塊,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這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郎朗:我和天津的感情很深,1996年,我的第一場個人音樂會就是在天津舉辦的,當時彈了肖邦的全套練習曲,這次音樂會將一起演奏的天津交響樂團也是我第一支合作的職業交響樂團,所以我很樂意把天津當做自己的音樂基地。我非常希望我的到來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天津朋友特別是孩子們學琴的氛圍,一場獨立的音樂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些落地的內容,天津的合作方非常了解并支持我的想法,所以鋼琴大賽和大師課能夠做下來,這樣的活動才稱得上是“藝術之旅”。
記者:本次的新年音樂會,您帶來的是肖邦的兩首諧謔曲、柴可夫斯基的《四季》節選,還有一首在國內相對不常見的格里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為何要安排這樣的曲目?
郎朗:每次來天津都希望帶來一些新的東西。肖邦的諧謔曲我認為是自己在過去的一年中比較好的作品,柴可夫斯基的《四季》富有詩意,這兩部作品也是我最新專輯《郎朗在巴黎》中的。格里格被稱作“挪威的肖邦”,他的這首“鋼協”旋律性強,非常適合在新年演奏,前不久我還與指揮家蒂勒曼及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合作了這首曲子。
記者:您一向非常關注國內的鋼琴教育事業,現在琴童們面臨的環境和您當時學琴已經有了很大改變,您如何看待鋼琴教育的現狀?
郎朗:現在的鋼琴教育固然有非常好的一面,但我認為也存在著三個比較大并且長年存在的問題。第一是很容易忽視孩子對音樂獨立思考的能力;第二是孩子們缺乏對樂曲個性化的詮釋;第三是缺乏對音樂原始風格的認識,當然這可能是因為國內外觀念不同造成的。對此我認為家長有必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音樂的環境,這并不在于花了多少錢,首先要給孩子找一個好老師,這可以幫助孩子確定方向;其次是鼓勵孩子多找些學琴的朋友相互切磋,家長還要善于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當然,鋼琴教育事業還是要一代代人共同完成的。
記者:過去的一年有哪些事情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新年里又有怎樣的計劃?
郎朗:人過了30歲以后就覺得時間非常快,過去的一年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我參加了7個國家的國慶節演奏,更讓我高興的是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在世界多個國家已經啟動了真正的郎朗音樂課程,盼望也可以早日來到國內做。新年里我會嘗試一些俄羅斯、美國現當代作曲家的作品,也希望自己能創作些作品出來。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