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電子琴,11歲的阮春鋼既興奮又緊張。
今年34歲的唐玲看出了阮春鋼的小心思,她到琴前坐下,為小朋友們演奏了一曲生日快樂歌。小朋友們慢慢地隨著音樂唱了起來。
唐玲是湖南工業大學音樂學院鋼琴教師,自2014年以來,她每周都會利用下午、周末的空閑時間,到株洲市婦聯的各個春蕾愛心屋去教小朋友們彈琴。
在孩子們眼里,唐玲就是一個大朋友,而對于湖南工業大學音樂學院的學生來說,唐玲同樣是一位大朋友。“唐老師是一個很可親可愛的老師,處處為學生著想。”音樂表演專業1303班趙雨婷說。
唐玲畢業于河南大學,2004年來到湖南工業大學教書,盡管年輕,卻深受學生喜歡。在期末的學生評價中,每年好評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之所以如此,在學生看來,一是她的課上得好,二是她關心學生。
唐玲上課比較獨特,拿她的鋼琴伴奏課來說,11年來,她堅持不用PPT。在她看來,做PPT會把知識內容一下子全部都展現給學生,這樣學生便沒有一個探知的過程,也就沒有良好的學習效率。她會讓班里的每一個同學都準備一個筆記本,平時堅持用板書抄譜、上課。這在學生看來,唐老師比較另類。
談到教學方式,唐老師可有自己的一招。“大一、大二攙著走,大三鍛煉學生,大四讓學生自己去聽、去唱、去感受”是她獨特的教學方式。“在我的班里有三名鋼琴主修生,剛來的時候基礎不好,我便訓練他們大一抓基礎,大二抓技巧,大三鍛煉他們的獨立能力,大四鍛煉他們的教學能力,現在他們都能在臺上進行成熟的演奏啦!”她說。
唐玲除了是一名鋼琴教師,還擔任了班主任。為了鍛煉學生們的各種能力,她每年都會在自己的班級里舉辦一場音樂會,由學生分寢室每年輪流承辦,每個人都必須參加兩個節目,然后由她進行篩選,形成最后的節目清單。“不是每個學生在大學的四年里都能夠有機會登臺表演的,辦音樂會給了他們機會與自信。”唐玲說。
在唐玲的班上,有13名來自貴州的學生,因為基礎稍差,唐玲總是對他們“厚愛一層”,“不讓你們中一人掉隊”是唐玲對他們常說的一句話。
王玉仙是來自貴州遵義山區的一名學生,因為樂理基礎較差、鋼琴基礎薄弱,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并且由于家庭貧困,她很是自卑。唐玲知道后,多次以朋友的身份與王玉仙談心,發現了她很多的閃光點,鼓勵她多參與班上的一些活動,幫助她辦理了助學貸款,并在學校找了一份勤工助學的工作,課余給她補習樂理和鋼琴,并安排高年級的鋼琴專業學生陪王玉仙練習鋼琴。通過努力,王玉仙重新找回了自信,樂理成績也突飛猛進,鋼琴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工作這些年來,唐玲已經體會到教書的幸福,她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孩子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我只有和學生在一起,心里才覺得踏實。”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