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妙招:多提供展示的舞臺非常關鍵
對音樂的喜愛,幾乎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如今以鋼琴學習為代表的古典音樂教育,早已脫離培養天才音樂家的目標,成為尋常百姓家的普及項目。據統計,全廣州市有近10萬人在學習鋼琴,學齡期的琴童占據相當大的比例。然而鋼琴學習,以興趣始,終要歸于專業技藝的磨練和養成,對琴童而言,枯燥的練習容易磨滅他們熱愛音樂的初衷,該怎樣保持孩子的興趣,讓學琴這件事內化成氣質?專家認為,給孩子提供展示的舞臺,設立合理的目標,非常關鍵。
孩子在表演中最能提升興趣
孩子不愛練琴?“三分鐘熱度”過后就難保持興趣?從事鋼琴教育工作八年的音樂學士,香草天空音樂節創意策劃總監劉莉告訴記者,很多老師在教學研究中發現,往往學生在登臺演出之后,學習興趣會大大增強,態度也會有很大改善。“原因就是,從演出中孩子獲得了自信,真切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快樂。舞臺的鍛煉,本身就是對孩子練琴的促進。從小的臺風訓練,對孩子一生的氣質風度,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劉莉說。
神童莫扎特,從7歲開始,由父親安排了大量的演出和表演機會,鋪就了輝煌的音樂之路;鋼琴王子郎朗也是在一次次競賽的舞臺上,歷練成長,脫穎而出。音樂專家認為,鋼琴演奏是一種表演藝術,演奏者需要在舞臺上和大家分享音樂的魅力,學習者也需要通過舞臺的鍛煉提升技藝,磨練琴技。
除了考級和比賽,學音樂是為了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然而,如今有很多為名人、專家設立的比賽及演奏會,卻一直沒有多少為廣大老師、琴童和音樂愛好者提供的優質互動舞臺,而這樣的平臺,在音樂普及活動中,尤為需要。基于這樣的發現,2014年香草天空音樂節應運而生,不為考級,不為比賽,而是希望回歸音樂的本源,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為老師、琴童和音樂愛好者提供展示的舞臺和交流的平臺。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創辦音樂節的廣州盈豐軒文化發展公司創辦人主婦瀟瀟,本身就是一位琴媽,孩子學琴五年,多次參加比賽獲獎。但她深刻地感覺到,孩子學藝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艱苦的學習,也需要保有強烈的興趣,還需要涵養孩子的靈氣。“高強度的考級和比賽比較激進和功利,而沒有壓力,只有激勵和分享的舞臺表演,對孩子來說是最有正能量的促進。”對于琴童的爸媽來說,音樂節也是一個持續交流學習的園地,可以互相探討如何培養琴技優良、氣質出眾的孩子。
據悉,2015年第二屆香草天空音樂節將于今年7月18日下午在廣州圖書館負一層多功能1號廳舉行。表演嘉賓均為專業音樂學院畢業,從教多年的鋼琴老師,以及他們的優秀學生。演出形式有嘉賓獨奏、師生或母女合奏、八手聯彈、四手聯彈等,表演曲目均為古典名曲和流行曲目。據了解,該音樂節目前仍在招募更多愿意上臺表演和交流的優秀師生。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