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的喉嚨在自己身上,藝術生命卻一定存活在觀眾中!敝璩摇⒅袊魳芳覅f會副主席關牧村說,“深入生活、為人民演出是我藝術生命的重要部分,脫離觀眾、心中沒有群眾,這是我所看不慣的。”
樹高千尺不忘根,關牧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內陸到邊疆,從城市到農村,從高原到沙漠,從孤兒院到養老院,40多年來,她慰問演出的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為觀眾演出,她簡直像打仗一樣,可以豁出一切!标P牧村的丈夫江泓回憶,“一次去寧夏慰問演出,演出前突然發起高燒在醫院打點滴,得知一些少數民族和邊疆地區觀眾連夜趕來聽她唱歌時,她二話不說趕到演出現場,唱完后竟暈倒在舞臺上!
關牧村說:“觀眾對我的愛是我演唱的不竭動力!币淮,關牧村到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為油田工人演出,演出后,工人排著隊請她簽名,烈日酷暑下,她餓著肚子硬是花了兩個多小時為每一位工人都簽了名。
在關牧村看來,這些跋山涉水的慰問演出也是她向生活和群眾學習的機會,是表演藝術升華的必由之路。
關牧村還十分熱心公益。12年前,一張明信片飛到她手中,明信片上寄托著北京松堂臨終關懷醫院的幾位老人的集體心愿:聽關牧村本人為他們唱歌。此后的每個除夕,她總會如約出現,這一唱就是12年。
很多人問她,演出和社會工作那么忙,為什么還熱心慈善呢?關牧村說,她小時候的經歷十分坎坷,在這些困苦的日子里,身邊不少好心人關心幫助過她。“現在我有了一定的能力,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想燃起他們生命中的希望之火,使他們更好地生活、成長,服務社會。”
“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感覺體力不支了,”關牧村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有先天的低血壓,又暈車,每次下基層回來幾乎都要病三天,但一想起那些期盼的眼神,我就忍不住興奮。為人民做音樂,我會始終在路上!”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