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隨著最后一組和弦的強力收尾以及觀眾們熱烈的掌聲、歡呼聲,音樂會歌劇《木蘭詩篇》在重慶施光南大劇院落幕。施光南先生出生于重慶南岸區,生前是中央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前身)的作曲家。在中國歌劇的創作中做出過很大貢獻。所以此次以施光南先生命名的劇院,邀請了中國國家交響樂團舉辦劇院開幕演出,具有不同凡響的多層意義。
音樂會歌劇“木蘭”的作者、劇作家劉麟以準確精巧的構思,簡潔流暢的風格構筑的主體框架,在多數保留了北朝民歌《木蘭辭》中的主要部分的同時,大膽設計虛構了劉爽將軍這個主要人物,他與木蘭之間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情誼令整個故事豐滿而完美。全劇以有情人終成眷屬式的大團圓結尾并唱出了追求和平不要戰爭的主題。如果說歌劇“木蘭”的劇本構思巧妙,寫意又不乏細膩神韻,它的音樂部分旋律恢宏,莊重又富含幽默感,更是整劇的血肉之靈。
作曲家關峽創作的音樂,結合了他從小耳濡目染的河南民間音樂素材,和他研習多年的西洋古典音樂創作,形成了歌劇“木蘭”既有交響樂的大氣磅礴又有中國民間音樂小橋流水的獨特氣質。序曲中綿延的木蘭主題多次回蕩在觀眾耳邊。曲終部分簡單卻發自內心的音樂以及舞臺上演員準確的表現,令觀眾瞬間淚飛如雨。劇中多次出現的小提琴獨奏,表達出木蘭與劉爽之間細膩纏綿的情感,每每都能瞬間抓住觀眾的心。時常出現的小號動機預示著即將燃起的戰火,圓號很好地表現出古代戰場的殘酷與恢宏。被弦樂樂手們戲稱為馬蹄弓的音型,酷似馬蹄聲聲,襯托著男主角的出場,令劉爽將軍瀟灑威武的形象躍然于觀眾的面前。
總政歌舞團的青年歌唱家雷佳、張英席,以他們美妙的聲音、俊美的扮相、唱做俱佳的表演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舞臺上的雷佳沉穩老練,演唱及表演精確到位,將少女木蘭的俏麗嬌柔與武將木蘭的英姿颯爽集于一身。在劇中扮演劉爽將軍的是年輕有為的張英席,他表演沉穩內斂而不失表現力,發聲和吐字更加具有親和力。
指揮家李心草的指揮精準洗練,大到樂隊與合唱團的恢宏氣勢,小到一個輕微的氣口,都能在他的指揮棒下被完美體現,令樂隊張弛有度、層次豐富。國交輝煌而華麗的銅管聲部,柔和且悠揚的木管聲部,都有上佳表現。弦樂的音色更是時而如天鵝絨般濃厚柔軟,時而如羊脂白玉溫潤純凈。各個小聲部獨立或合作的精彩的技術,無意炫技卻精彩非常。
音樂會歌劇《木蘭詩篇》演出的大獲成功,得益于創作者和表演群體共同不懈的努力。也充分說明只要以認真的創作態度拿出含有高度藝術質量且符合觀眾審美品位的作品,就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同與歡迎。音樂周報 鄧 川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