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堅持“示范”演奏
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大都是感性的,教師“示范”彈奏時,其優美的旋律、抑揚頓挫的樂句、生動的音色變化、有韻律的節奏以及彈奏姿勢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感染著孩子們,他們會從老師的演奏中感受到鋼琴音樂的美。
著名鋼琴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系凌遠教授認為:“一個好的演奏家不一定是一個好教師,因為他還必須具備熱愛鋼琴事業、關心學生、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等素養。但真正的好教師必須是一個好的演奏家。”所以作為教師,要給學生做好每一次“示范”演奏,堅持練琴是很重要的。
第四,巧留作業,科學練琴
周廣仁先生說:“學生每周應有明確的任務,這個任務的分量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程度來定,要恰如其分。要讓學生通過正常的努力(每天專心的練1—2小時)在一周內能夠比較好地完成。”老師給學生留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那些用功練卻進步慢的學生。
學習鋼琴時對手指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但對于年幼的兒童來講卻比較枯燥乏味,往往不容易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們可以把不同的訓練內容放進曲調優美的樂曲里,或把它們編成兒童熟悉的旋律并配上簡單的伴奏,這在提高孩子對音樂的興趣的同時,孩子的手指得到了應有的訓練,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適當地讓孩子參加一些實踐活動
第一,增加琴童之間的交流
老師要定期舉行學生演奏會或開鋼琴小聚會,讓孩子們互相聽一聽,引導他們交流一下學琴的感受。同齡人之間易于溝通,孩子們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尤其是聽到別人演奏和自己相同的曲子或是自己曾經彈過的曲子,他會特別認真地去聽,老師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讓他們互相點評。讓孩子們互相組合進行四手聯彈,有條件的話可以組織他們彈伴奏或協奏,這既開闊了他們的視野,還提高了他們互相配合的能力。
第二,適當參加演出、比賽
適當地讓兒童參加演出、比賽,鼓勵他們多去想并大膽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曲子并演奏。因為樂曲的情緒表現是非常重要的,要讓孩子從小就仔細體會他所接觸樂曲的細膩的感情變化,這對他以后的音樂學習甚至成長都是大有裨益的。老師要讓孩子知道這個道理,無論在演出或比賽中都努力去想怎樣做好他想要的音樂,這樣,他就會喜歡從自己手底下流淌出來的曲調,自然會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中央音樂學院李斐嵐教授認為,孩子參加當眾的表演最好是有步驟地擴大范圍,最初是給家里人表演,然后可增加一些親朋好友,再由小型演出擴大到大型演出。這樣,讓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特別是在第一次上臺之前,一定要在各方面做好充分準備,讓他有一個好的開頭。即使彈得不好,不要批評他,否則孩子會由于害怕導致以后更加怯場。我們要讓孩子“習慣演出就如同節日,演出是自己生活中最美好的時刻”,這時他們才能在藝術上面得到極大的滿足。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