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北京市第109中學學生金帆管樂團在解放軍軍樂團的軍樂廳舉辦了專場音樂會,在解放軍軍樂團國家一級指揮于建芳及109中學教師羅彬彬分別指揮下,樂團演奏了包括《諾亞方舟》、《斯卡布羅集市》、《俄勒岡》、《交響散文》、《長江頌》等在內的11首曲目。這場音樂會不僅是該校學生金帆管樂團展現實力和風采的平臺,更重要是全方位展示了該校藝術教育的特色,正如109中學分管德育工作的白副校長所言:“有‘根’的樂團才能發展長久,而這個‘根’就是普及性的藝術教育。先普及,才有機會提高。”
“龍頭”樂團作用大
4月26日專場音樂會中有一個特別節目:配樂詩朗誦,即將畢業的高三老團員帶領現場觀眾一同回顧學校樂團成長的點滴,這些回憶既是樂團的,也是每一位學生的。對于109中學學生金帆管樂團團員莉莉來說,這場音樂會是一場特別的演出,因為這是高三年級的她以現役團員身份參加的最后一場校園音樂會。從初一到高三6年的樂團生活,讓她從最初的音樂愛好者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管樂團演奏員。在109中學管樂團里,有著和莉莉一樣經歷的學生很多,他們在樂團不僅學習到音樂的技能,更收獲了集體凝聚力、自我約束力、與人交往的能力、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能力。白副校長說,通過藝術學習的過程讓孩子們在感性中明白了美的事物,美的標準,他們在自己耳濡目染的同時,還會將這些美好的東西影響其他人,比如低年級的學弟學妹,比如自己的爸爸媽媽,藝術感染力這樣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是比生硬的說教更好的美育、德育方法。
目前,109中學形成了以管樂團為“龍頭”,帶動學校合唱團、話劇社、舞蹈社、動漫社等社團的蓬勃發展,形成了以管樂教育為主體,統籌整合各門類藝術教育形式,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藝術精神、藝術修養、藝術氣質多方面結合的藝術教育模式。
根系發達才能枝繁葉茂
在109中學金帆管樂團,有一個不同于其他金帆樂團的特點:樂團不只是藝術特長生“一統天下”,零基礎的孩子依然可以在樂團中學習并有所發展。白副校長介紹說,2003年學校建立管樂團之初,面臨著藝術特長生數量少的“窘境”,為發展樂團招收了許多零基礎的孩子加入,沒想到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訓練,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很強,學東西很快,在樂團里很快能勝任自己的角色。“歪打正著”的結果,讓學校領導嘗試推行“先普及,不掐尖”的理念。一路走來,倒是走出了一條先普及再提高的獨特路子。109中學金帆管樂團指揮、德育副主任羅彬彬說,無論是在小學學過樂器卻因各種原因擱下的孩子,或是喜愛音樂卻沒有學過樂器的孩子,還是看到樂團展示后想要躍躍一試的孩子,都可以報名參加管樂團的訓練。這部分孩子有的人經過刻苦努力,甚至升入了樂團里級別較高的A團,成為演出的骨干力量。在樂團的龍頭影響下,學校還開展了面對全校的“藝術大講堂”系列講座,從一月一講,到一月兩講,再到現在固定每周一講,成為學生們非常期待的講座內容。老師們還精心制定出課程計劃,力求給孩子們把知識講透講好。在這種氛圍下,即使是沒有參加樂團的學生,在每次演出、音樂會之前也會自己做“功課”,提前了解演出曲目的內容和背景。白副校長感觸地說,109中學的藝術教育不一定讓每個孩子都學會演奏樂器,但一定讓每個孩子都學會欣賞音樂,欣賞藝術。“普及”才是藝術教育的“根”,基數大了,水平提高的人數自然會增多。“先普及后提高”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樂團的功利性,也立住了樂團的“根部”,在面對特長生政策不斷變化、招生人數不斷縮編的情況下,109中學金帆管樂團的發展更多呈現出一種“不變應萬變”的態勢,學校藝術教育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音樂周報 陳茴茴)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