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歌唱家而言,獨唱音樂會是展現其歌唱實力、梳理歌唱經歷的重要方式,也是凸顯個人演唱風格的重要時刻。每一位歌唱家都會精心編排自己的獨唱音樂會。前不久剛在家鄉青島舉辦了“賽爾高之夜——《奇異恩典》”獨唱音樂會的男中音歌唱家于世勇,對于如何讓獨唱音樂會“出彩”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用“拍片子”的手法策劃獨唱音樂會。
“一根主線串到底”
由于在部隊中經常策劃各種節目和晚會,于世勇甚至有時“跨界”寫相聲、寫劇本,這些策劃的經驗他借鑒到了獨唱音樂會的安排上。他認為,每個歌唱家的獨唱音樂會都是對自己一段人生經歷的總結,這是一個用音樂書寫的“片子”,電視或電影的片子都會有一個主題,音樂會也不例外,用一根主線把從頭到尾的曲目串起來,才可以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看似一首首獨立存在的曲目,必須有一根無形的繩子貫穿起來,這根繩子就來自音樂會所要表達的主題。比如這次在青島的音樂會,是他即將離開部隊,對自己軍旅生涯的一個總結,因此他將地點選在了家鄉青島,意圖是用向家鄉父老鄉親匯報的方式,為自己的軍旅生涯劃下圓滿的句號。出于對家鄉、對部隊的愛,他給自己這次獨唱音樂會確立了“情”作為主線。
“講好一個故事”
在于世勇看來,音樂會的“導演”思維還包括要注意音樂會開頭、高潮及結尾部分的起承轉合,即用講故事的思路去設計——每一部分的曲目要表達的情感、講述的故事,每一部分吸引的觀眾群等,都要考慮到。比如這次音樂會,他選擇《費加羅的婚禮》序曲作為開篇曲,目的就是吸引觀眾進入一種聆聽音樂會的安靜狀態,這也是大部分音樂會選用序曲開場的原因。《我愛祖國的藍天》等部隊歌曲是對自己21年軍旅生涯的回顧與講述,從亨德爾的《綠樹成蔭》開始的古典歌曲,表達的是自己在解放軍藝術學院上大學專業學習聲樂的核心階段。此外,因為在家鄉青島演出,他還特意選擇了一些向父母輩觀眾致敬的曲目,比如電影《小街》的歌曲《媽媽教給我一支歌》、俄羅斯歌曲聯唱等。于世勇說,歌者設計的音樂會高潮與觀眾情緒的爆發點是否能相互融合,由曲目安排產生的情感鋪墊就顯得尤為重要。掌聲“沒有偶然,只有必然”,而且音樂會的觀眾來自各個層次,要想做到每個觀眾對每首曲子都印象深刻實際是不可能的,他認為,如果一場音樂會能帶給大部分觀眾一種滿足感,讓他們在走出音樂廳的時候能哼著一兩首自己感興趣的曲子出門,那就是成功的。要做到這些,來自于策劃音樂會前有一個整體的思維理念,而不是把想唱的曲目羅列起來唱完即可。
細節設計要周全
音樂會的細節設計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即使是嘉賓的曲目、與合唱隊的合作等。為了避免嘉賓演唱給觀眾一種“換場”頂替的感覺,于世勇認為選好嘉賓的曲目也非常重要,比如這次他特意為嘉賓挑選了《虞美人》、《琴歌》這兩首具有中國古典意味的歌曲,一則與自己的曲目增加了對比度,給觀眾一種審美上跳躍、反差的感覺,減緩他們的視聽疲勞;一則對喜愛中國曲目的觀眾也是一種吸引。選擇加入合唱,是為了豐富獨唱音樂會的層次。獨唱音樂會的靈魂雖然在“獨唱”,但于世勇認為,一個人的成功并不存在,即使獨唱音樂會也依靠的是團隊,加入合唱團隊,既可與獨唱搭配演唱契合主題的曲目,也可以與樂隊一起將音樂會的氣勢烘托起來。 文 | 陳茴茴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