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趙曉生看來,《月光》旋律中傳遞出憂郁、愁思,仿佛靈魂深處升起靜穆的聲音,結合陰沉黑暗的戰時背景,其實并不像羅曼·羅蘭所說反映了戀愛情緒,而是貝多芬內心對百姓疾苦的關心和傾訴。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手稿。
“貝多芬,應該叫‘悲多憤’!苯,著名鋼琴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趙曉生教授在顧廷龍紀念館的“合眾講堂”上語出驚人。以《C小調鋼琴大奏鳴曲(悲愴)》為例,趙曉生撕下了貝多芬的勵志標簽,從種種現代人對貝多芬的誤讀入手,還原了一個壓抑、柔弱、充滿血肉的貝多芬。
《熱情》其實很“冷酷”
貝多芬創作的32首奏鳴曲中,由他親自起標題的只有三首:《C小調鋼琴大奏鳴曲(悲愴)》《降E大調奏鳴曲(告別)》《降B大調第29鋼琴奏鳴曲(為大鍵擊弦鋼琴而作的大奏鳴曲)》,其余都是后人加上去的。而其中比較著名的也是被誤讀最嚴重的有四首:《C小調鋼琴奏鳴曲(月光)》《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黎明)》《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
每一個上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人都有印象,《小學語文課本》第七冊里有一篇課文,講述了在萊茵河邊閑逛的貝多芬為一個買不起演奏會門票的盲女演奏《月光》的故事,溫情動人,也讓無數人記住了這首曲子。文章這么描述道:“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鍵!
但實際上,這首奏鳴曲跟“月光”沒有半點關系,或者用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的話說:“只有短短的第二樂章可以說是一瞬間的月光!壁w曉生說,雖然1801年創作這首曲子時貝多芬正和朱麗法塔·貴恰爾第相愛,但這位偉大的作曲家不只關心兒女情長。在趙曉生看來,《月光》旋律中傳遞出憂郁、愁思,仿佛靈魂深處升起靜穆的聲音,結合陰沉黑暗的戰時背景,其實并不像羅曼·羅蘭所說反映了戀愛情緒,而是貝多芬內心對百姓疾苦的關心和傾訴。
被羅曼·羅蘭譽為“在花崗石河道里火焰的巨流”的《熱情》全曲時長23分鐘。但趙曉生覺得比起“熱情”,用“冷酷”來命名更為合適——仔細聆聽可以發現,整首旋律用理性的次序,僅僅靠著“do”“ci”“do”三個音構筑起來,不可謂不嚴謹,“也從側面反映出貝多芬是個形式主義者”,趙曉生說。
《黎明》是貝多芬獻給波恩時代的朋友華爾斯坦伯爵的,原名“WaldsteinSonate”,譯作《華爾斯坦奏鳴曲》。很多主流評論認為這首奏鳴曲反映了貝多芬的自然觀,是他從大自然中獲得的精神力量及哲學啟示的凝練,在趙曉生看來也略有牽強。
《暴風雨》的誤讀就更為離譜,趙曉生介紹,之所以會被后人命名《暴風雨》,并不像一直以來我們所認為的,是貝多芬的學生兼秘書安東·申德勒向他的老師請教得到貝多芬的回答:“你去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吧!”而只是一名普通觀眾在聆聽貝多芬彈奏這首曲目后說了一句:“這首曲子讓我想到莎士比亞的《暴風雨》!19世紀人們的傳謠能力可見一斑。
貝多芬不是約翰·克里斯朵夫
不僅是樂曲方面,對貝多芬其人,也有著流傳了幾世紀的誤讀。
不同于一般認識中那個失聰后堅持創作的勵志光輝形象,貝多芬還有形式主義的另一面。趙曉生說,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名字中的“van”其實是貝多芬自己編撰出來的中姓。在德國或奧地利,名字中的von(往往譯為萬或馮)代表這個人的貴族身份,貝多芬不是貴族出身,沒有祖傳的中姓,但心高氣傲的他不甘心做一個平民,就在名字里加上了形似的“van”。
傳說中的“窮”、“不修邊幅”也是無稽之談。貴族馬克西姆以每首曲子30元金幣(折算成人民幣大概3萬元左右)的價格購買貝多芬的作品,雖然要被酗酒好賭的侄子卡爾花掉大半,但也夠貝多芬購置體面的衣飾!霸囅,如果穿得破衣爛衫,他怎么進出貴族小姐的官邸?又怎么和那些貴族小姐產生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糾葛呢?”另一大誤讀就是說貝多芬“沒文化”。雖然與大文豪歌德的關系眾說紛紜,有人說歌德從未評價過貝多芬,也有人認為兩人個性不合卻互相敬重,但不可否認的是,歌德與貝多芬于1812年在波西米亞相會后共同度過了一個月的時光。喜愛哲學和文藝應該是二人之間的共同話題。
“狂放”的形象是后人對貝多芬個性的標簽化,真實的貝多芬壓抑、悲哀、柔情。看過《約翰·克里斯朵夫》的人多少都會被小說內容影響,先入為主地認為頑強對抗不公命運的約翰就是貝多芬!半m說號稱以貝多芬為原型,但既然定義為‘長篇小說’,而不是‘傳記’,就說明這其中還有很大的虛構成分”,趙曉生分析道。真實的貝多芬一生與梅毒抗爭,憤世嫉俗,命運確實對他不公,但更多時候他以一種壓抑著的柔情的姿態來面對。所以,鋼琴并不止于彈奏,樂曲背后的典故也是鋼琴學習的一部分,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創作細節可以幫助理解作品表達的情感,說到底音樂傳達的是內心。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