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斯坦是哈薩克族民間文學,主要由黑薩和敘事長詩兩大部分構成。黑薩是哈薩克族民間長詩中一種比較特殊而且重要的作品,通過采用或借鑒外來神話、傳說和故事而創作的,內容貼近本民族的生活。
達斯坦原意為敘事長詩,是一種民間口述的文學形式,情節復雜,篇幅很長,一首達斯坦足可以唱上一天一夜。約9~10世紀時的作品,由民間詩人、歌手長期傳唱加工而曲折,歌頌了哈薩克青年反抗壓迫,爭取婚姻自由的斗爭精神,在哈薩克族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善于演唱這種達斯坦的人被稱為“達斯坦奇”, 具有彈唱技巧又具有即興填詞才能的歌手兼詩人。據統計,現存的哈薩克族達斯坦文學作品有200多部。
2008年,“哈薩克民間達斯坦”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并授予哈孜木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哈薩克族民間達斯坦傳承人。當地政府為了保護這種古老的民間文化,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對達斯坦藝人進行保護。他們把哈孜木可以吟唱的104首達斯坦用文字和錄音記錄下來,又建立了專門的基地和學校讓哈孜木招收學生學習達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