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樂學院“樂韻金秋”彈撥樂專場音樂會舉行
10月22日晚,由民樂系彈撥樂教研室主辦的“樂韻金秋——彈撥樂專場音樂會”在我院舉行。院黨委書記李映方、代理院長王真、紀委書記王平、副院長韓蘭魁和黨委委員、音樂教育學院院長馮力斌等領導出席。彈撥教研室具有悠久歷史和專業傳統,此次音樂會是彈撥樂教研室近年來教學及藝術實踐的集中展示。
音樂會上,青年教師曲明明、李瑜分別演奏《春花望露》和《動感彈撥》兩首風格截然不同的古箏重奏。《春花望露》是由臺灣民歌旋律改編而成,猶如春天剛綻放的花朵,美麗又帶些柔情。為了讓這柔美的花朵增添些動感,中段篇寫了節奏輕盈的音調作為對比陪襯,為的是使整首樂曲既優美又富有活力。而《動感彈撥》則運用拉美流行音樂中bossanova的音樂風格,以彈撥樂特有的輕靈、彈性使樂曲充滿了現代氣息及時尚感。民樂系三弦專業學生鄢曉慶演奏了一首獨具西域風格的三弦獨奏《沙漠之旅》,加以有節奏重音的打擊樂伴奏,營造出一種遙遠的異族風情。《伊比利亞的幻想》由留美青年作曲家王璐博士創作,全曲描繪出對伊比利亞半島美麗風光及能歌善舞、熱情奔放的西班牙民族的印象。
彈撥教研室主任任暢副教授改編并演奏的平湖派琵琶大套武曲《郁輪袍》掀起了整場音樂會的高潮。樂曲以楚漢之爭為題,描寫公元前202年,漢劉邦與楚霸王項羽垓下大戰的戰斗情景。運用了琵琶與打擊樂的演奏形式,加之任暢老師的演奏慷慨激昂、撼動人心,會場為之沸騰,掌聲經久不息。接著是揚琴重奏《bamboleo》,樂曲根據樂隊吉普賽國王(GipsyKings)1988年同名專輯中Bamboleo改編,節奏歡快熱情,富有活力,展示出揚琴不凡的表現力。
民樂系三位琵琶教師趙靜、段鑫、倪慧娣與學生演奏了琵琶齊奏《龍船》。樂曲通過琵琶豐富多采的演奏技法與音色的巧妙組合,描寫了傳統端午佳節,人們爭先恐后地去參加賽龍舟的民間盛會時的歡愉心情和江中龍舟競發你追我趕的熱鬧場景。民樂系古箏青年教師魏月明演奏了一首充滿西域風格的《行者》,此曲踏著千年古絲綢之路,追尋沙漠中消失了千年的綠洲古國——龜茲,讓聽者仿佛置身于在茫茫沙漠行進的駝隊之中。柳琴與阮重奏《劍器》由宋楠老師及其學生演奏。樂曲根據唐代大詩人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的詩意而作,樂曲描繪出詩中“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的氣勢和意境。
彈撥樂合奏經典曲目《太湖泛舟》和《我把世界來周游》是整場音樂會的收官之作。太湖泛舟是一首由朱昌耀、王愛康先生共同創作的,描寫太湖秀麗風光與抒發泛舟太湖淡然閑恬心境的曲目。全曲描寫了太湖浩瀚如海、水天相接的佳境。泛舟于湖,心情愉快輕松,無拘無束。結束段回到主題,首尾相應,在“青山行不盡,綠水去悠悠”的情緒中結束,給人以無限遐想。《我把世界來周游》是顧冠仁先生根據電影《阿凡提》主題曲改編而成。彈撥樂晶瑩剔透的音色特點,以點成線的音樂風格,更深刻地詮釋了作品,充分體現了主人公阿凡提詼諧幽默以及熱情正義的人物性格。在詼諧有趣的音樂中整場音樂會畫上了完滿的句號。
音樂會由任暢組織與策劃,各專業老師共同努力舉辦。演出豐富多彩,曲目安排獨具匠心。值得一提的是阮族重奏《伊比亞的幻想》和箏與鋼琴《行者》兩首樂曲是陜西首演。
院領導與全體演員合影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