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建中在《傳統與創新──當代箏樂芻議》(《秦箏》2014年第1期)中提到前輩箏樂藝術家留下的中國傳統箏樂的“時代琴音”時指出:“如此珍貴的音響,如此經典的演奏,如此濃郁的箏樂風格,在當代民樂舞臺上還有多少演奏家將它們作為保留曲目?在我們的課堂上還有哪些老師讓學生認真學習,堅持傳習?在大量的箏樂教材中,它們又占了多大的份額?”
喬教授對中國傳統箏樂存承叁問,切中時弊!放眼中國箏壇,流派生成之地不見當地人演奏該流派作品已司空見慣。我曾寫了《潮州青少年不彈潮州箏的思考》(《中國民樂》第53期)一文,指出在現代箏為主導的中國古箏大環境中,潮州青少年受制于考級、比賽不愿多碰潮州箏。其實,流派所在地青少年不彈流派作品,非獨潮州,豫、魯、陜、客皆然。幾年前,某著名古箏教育家、演奏家率一眾弟子回梓舉辦音樂會,整臺節目,只有一首難言地道的潮州箏曲《寒鴉戲水》。南派古箏所在地的某音樂學院,老師鮮教,學生不彈地方流派作品幾成“新常態”。
喬教授對中國傳統箏樂存承叁問的確是一個值得同仁深思的話題,也是中國古箏弘揚和發展中不可回避的問題。在現代箏樂教育、表演取得歷史性進展的今天,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對待民間社會用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實踐所建立起來的箏樂藝術傳統?
不久前,有一位新當選的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領導提到“頂層設計”四個字。頂層設計并非新詞,在工程學里它是一個常用概念,本義是統籌考慮項目各層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統攬全局。這個詞被引用到古箏,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以全局視角,自上而下地對各方面、各層次、各種要素進行統籌考慮,確定目標并為其制定正確的戰略、路徑,以解決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
無庸置疑,中國古箏發展飛快,成績喜人,也確實有一些深層次問題亟待解決。如傳統流派的傳承問題,熱議多年,雷聲大,雨點小。正如《秦箏》雜志編者按指出的那樣:“對傳統流派的傳承是多年來的一個熱門話題,幾乎逢活動必講,然而,收效甚微!眰鹘y流派的傳承問題是中國古箏弘揚和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它涉及到古箏教學、表演、比賽、考級等一系列的問題,堪稱中國古箏的“系統工程”,對這一“老、大、難”問題若放任自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朝一日,地方流派被邊緣化,或被異化,愧對先人。面對困難,唯有中國古箏高層高度重視,花大氣力,理順關系,化解矛盾,傳統箏樂才能在多元開放的新格局中,走出困境,健康前行。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第二版曲式分析基礎教程視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