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見證了四座專業演出場所的落成開幕——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海嘉定保利劇院、西安音樂學院音樂廳還有2014年底開幕的哈爾濱音樂廳!鞍倌昀蠌d”哈爾濱交響樂團總算告別了買賣街簡陋的演出場所,搬遷至松花江邊新蓋的音樂廳,從此有了國際化的駐場。隆重的新廳開幕演出,也是哈爾濱交響樂團在新廳的首場公演,在2014年12月31日舉行,由陳燮陽指揮樂團上演傳統意義上的新年音樂會。
源于樂團與俄羅斯親密的地緣與人文紐帶,樂團中有三分之一的樂手為俄羅斯人,曲目涵蓋了柴科夫斯基和肖斯塔科維奇,還有膾炙人口的俄羅斯民歌如《黑龍江的波浪》和《雪球花》等。女高音尤泓斐和俄羅斯男高音葉洛欣·尼古拉敬忠職守地演唱了各自的獨唱曲目,外加《飲酒歌》。尤的聲音類型和演唱方式在中國作品中更如魚得水,葉洛欣大氣的臺風和帥氣的扮相彌補了他演唱上的平鋪直敘。
和所有的新廳開幕一樣,這臺音樂會的重點無疑是檢驗這座音樂廳建聲效果的第一手機會。之前的媒體報道將新廳的理論聲學測試結果與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圣彼得堡馬林斯基音樂廳、東京三得利音樂廳和深圳音樂廳比較,得出哈爾濱音樂廳音質效果最好的結論,F場聆聽的直觀感受表明,哈爾濱音樂廳的混響偏“干”,與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澡堂一樣的“濕”正好形成鮮明反差,也許這是由于形狀不規則的聽眾席和頂層外露的玻璃幕墻所致。新廳舞臺上方挑高,留出一整面墻安裝漂亮的意大利制管風琴而沒有安裝反射板,樂團的聲音尤其是低音區因此容易發散,打擊樂較為突出。
與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相比,哈爾濱音樂廳最大的亮點在于對指向性極強的發聲的均衡擴散,基本達到了始終如一的效果。相較于葡萄園型的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在舞臺側面座位聆聽聲樂時的失真經歷,哈爾濱音樂廳由于采用了介乎于“馬蹄”和“葡萄園”兩者之間的混合形狀,對人聲發聲的控制極佳。即使坐在舞臺側面,女高音在臺上面對正前方演唱時,聆聽感覺也相當飽滿。遺憾的是,這臺新年音樂會沒有獨奏出現,無從考證鋼琴獨奏和器樂獨奏時的聲學擴散效果。
考究的曲目編排既反映了辭舊迎新的喜慶成分,也包含了強烈的地方色彩,這點是在大多數新年音樂會中所缺乏的特色?擞人棺髑摹逗邶埥牟ɡ恕泛筒窨品蛩够僖姷摹读骼怂嚾酥琛,還有肖斯塔科維奇戲虐性質的《爵士組曲》中的圓舞曲都帶給我眼睛一亮耳朵一震之感。最后加演的《拉德茨基進行曲》,在陳燮陽清晰明了的動作下自然順暢地與觀眾熱烈的節拍合二為一。
在加演的奧芬巴赫的《康康舞曲》開頭,小提琴聲部漂亮的蜻蜓點水般的滑音就像當地特產馬迭爾冰棍一樣,細膩、清脆、高級而性感,韻味十足。得益于俄羅斯樂師的加盟,這支樂團終于在新廳內發揮出應有的實力,弦樂和銅管有著與樂團微薄預算并不相稱的漂亮音色,木管的音色偶爾會顯得不夠靈活多變,定音鼓只有在首席的親自掌控下才會融入樂團。中文、英文和俄文三國文字對照的節目單,行文和英語翻譯都極為考究適當。如果說這是一支長久被黃河以南地區的同行和樂迷忽略的樂團的話,那憑借這場開幕音樂會和外觀奪目的新廳,哈爾濱交響樂團的再度崛起和復歸之音,將像松花江上的冰原一樣,讓人心曠神怡。(唐若甫)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