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春學院簡介
【地理位置】宜春學院地處國家第一批生態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譽。而今的宜春,風光旖旎,氣候宜人,交通便利,滬瑞高速、浙贛鐵路穿城而過,宜春市明月山機場正式通航,穿越宜春市的滬昆高鐵已經開通。
【辦學性質】宜春學院是一所擁有文、經、管、法、理、工、農、醫、教育、藝術等10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公辦本科高校。201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辦學格局】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碩士、本科、專科學生20000余人。學校共有19個教學院、60余個本科專業,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為先導,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留學生教育、專科(高職)教育和繼續教育為補充的辦學格局。
【師資力量】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0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博士、碩士占50%以上,博士后導師4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46人;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5人;入選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1人;江西省高校學科帶頭人和青年骨干教師等50人;江西省模范教師3人;江西省高校名師3人;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0人。還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等100多位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客座教授。
【學科專業】學校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與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基地)3個。
【科學研究】學校現有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承擔了包括國家“863”高科技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在內的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400余項,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500多篇,生物醫藥、美容醫學、兩系雜交水稻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烏索酸標準樣品”通過國家審定并成為江西第一個國家標準樣品。
【卓越人才培養】目前,我校有國家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項目1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項目4個,校級卓越計劃試點項目5個,每個項目都相應地成立了“卓越班”,開展卓越醫生、卓越工程師、卓越農林人才、卓越廣告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卓越英語教師培養。
【“雙學位”人才培養】本科生在攻讀主修專業的同時,可以在學校開設的雙學位招生專業中,修讀不同學科門類中的專業作為第二專業,符合學校學位授予條件者可獲得雙學士學位。本、專科學生在修讀主修專業的同時,可以修讀其它專業作為第二專業,成績合格可獲得輔修專業證書。
【國際合作辦學】學校大力推進國際合作交流,與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度和中國臺灣地區的高校開展合作辦學,就學分互認、交換生項目、攻讀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簽署了合作協議。學校被評為“全國留學生管理先進單位”。
【獎助措施】學校面向所有專業在校學生設立優秀學生獎學金,獎勵面達20%;有國家及社會各界出資設立的各類獎學助學金,如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大北農助學金等,用于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通過設立扶困助學基金、校內外勤工助學崗位等形式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扶助。
【學生就業】學校積極為畢業生提供全方位的考研、就業和創業指導服務,學生考研率、就業率不斷提升,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位居江西省同類高校前列,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和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在2010—2012年度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中再次獲得“優秀單位”稱號。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