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固定音高”(或“固定音感”)?
這個名詞對于許多家長朋友們來說都是比較陌生。其實,很多從小有過系統規范音樂學習的孩子都已經具備了“固定音高”,他們的共同表現是:學習器樂演奏的進度快;在視唱練耳課上,當老師在鋼琴上彈奏出音,不看鍵盤就可以馬上準確的說出是什么音;聽過但從沒見過樂譜的曲調,可以在樂器上演奏出來……這些都是已經形成固定音高的具體表現。也就是說,固定音高指的就是不依靠樂器或樂譜的對照和提示可以直接用耳朵識別所聽到的音。
擁有“固定音高”有哪些好處呢?就像上面我們所提到的,孩子會在器樂學習中表現得更突出、學習進度更快,而且在將來所有跟音樂有關系的學習科目中都會明顯地好于并快于沒有固定音高的孩子。(這一點在專業音樂院校的學生中表現最為突出。)
擁有“固定音高”對于孩子來講,就像是在心里架起了一架鋼琴(或其他樂器),樂譜中看似難懂的音符會自動地由心里這件樂器演奏出來,聽到的音也會先由心里“演奏”出來,無形的音樂和陌生的音符也瞬間變得容易理解和抓住。因此,“固定音高”也常常被說成是“內心聽覺”,擁有這個能力的孩子在沒有樂器的情況下也可以讀懂樂譜、“聽”到樂譜中所記錄的音樂。
那么“固定音高”究竟是怎樣培養的呢?
首先,是比較早的接觸器樂。科學研究表明,4歲開始音樂學習的孩子中,有90%都可以形成“固定音高”。而且一旦形成,只要堅持音樂學習,固定音高可以伴隨人的整個一生。但是這一比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迅速降低,7歲以上才開始學習音樂的孩子形成固定音高的比例幾乎降到了10%以下。
其次,是所選擇的樂器。選擇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的孩子,形成固定音高的比例要遠遠大于學習民族器樂的孩子。
再次,是音樂學習的習慣。演唱對于固定音高的形成非常重要,唱音名(do re mi fa sol 等等)、注意演唱時的音準、結合器樂的演奏,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演唱,有些孩子學琴的時間也很早,但是學琴之前并沒有系統的識譜以及演唱訓練,想形成固定音高也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4—6歲這個兒童聽覺發育的黃金時期,家長朋友們要給與足夠的重視,另外這里不得不再次強調的是,器樂學習之前先開始識譜以及視唱練耳課的學習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
當然,對于將來不從事專業音樂學習,只希望培養音樂修養的小朋友們來說,固定音高的形成也不是必需的。通過系統地訓練,絕大多數孩子也都可以形成“相對音高”。擁有“相對音高”同樣可以很好地、快樂地學習音樂。只要通過我們的學習更加理解音樂、熱愛音樂就好!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