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日晚,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歌聲相邀,師友相聚,《最美中國》——郝丹丹碩士畢業獨唱音樂會在這里的歡快氣氛中舉行。這場音樂會由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和中國人民大學金鐵霖中國聲樂藝術研究院主辦,是中國人民大學首位民族聲樂碩士研究生郝丹丹向母校的畢業匯報演出,也是其導師金鐵霖教授聲樂教學法的又一次最新探索和成果展示。郝丹丹用她對中國民族聲樂的深厚情感精心準備了這場音樂會,她滿懷深情用精湛的演唱技藝來重新演繹和詮釋藝術經典。
郝丹丹開場演唱了三首具有濃郁地方風味的民歌,分別是:山東民歌《繡荷包》、《包楞調》和陜北民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山東是中國革命根據地之一,也是郝丹丹的故鄉,山東民歌也和山東人民一樣充滿著純樸、大氣、豪爽、熱情,優美感人。中國人民大學前身陜北公學,1937年就誕生在革命圣地陜北延安。郝丹丹演唱《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作為向母校誕生地延安和陜北人民的深情回望與致敬。
此場獨唱音樂會在主題歌曲《最美中國》的演唱中掀起了一個高潮。《最美中國》是著名詞作人王曉嶺和卞留念聯手在2010年專門為郝丹丹創作的一首歌曲,一直受到郝丹丹的喜愛與收藏,直到4年后才在其這次的畢業音樂會上第一次演唱。“我是覺得現在我的演唱能力和處理作品能力可以把握這首作品了,才拿出來,并且把音樂會的主題也定義為《最美中國》。”郝丹丹如是說。“最美的歌,風兒傳遞著,最美的花,雨露滋潤著,最美的笑,愛心溫暖著,最美的情,幸福釀造著,風雨中我們一起走過,陽光下我們一起開拓,愿世上的人都這樣說,我看到一個最美中國。”郝丹丹用這首歌曲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對朋友的祝福、對祖國的深情。
擔任今晚音樂會鋼琴伴奏的是二炮文工團藝術指導、著名鋼琴演奏家鄧垚,他曾榮獲我國鋼琴伴奏最高獎項“中國音樂金鐘獎特殊貢獻獎”,并連續三屆榮獲“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最佳伴奏獎”。此次音樂會還邀請了三位演唱嘉賓,他們分別是: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王凱、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三年級本科生金圣權、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本科畢業生鄭森。其中,金圣權作為郝丹丹恩師金鐵霖之子,在與師姐郝丹丹默契合作了一首經典名曲《敖包相會》之后,又飽含深情地獨唱了一首《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郝丹丹感慨:“恩師如父,這首歌也正好表達了我對導師金鐵霖教授的感恩之情。”
整場音樂會在溫馨歡快的氛圍中結束。最后郝丹丹表示,將始終牢記導師金鐵霖教授的諄諄教導“腔圓字正,學無止境,藝海無涯,永攀高峰”,繼續在民族聲樂的道路上努力學習探索。
郝丹丹,山東人,青年女高音,現為中國人民大學金鐵霖中國聲樂藝術研究院院長助理,北京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首位民族聲樂碩士研究生,師從享譽國際的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霖教授和著名作曲家趙方教授。(中青在線/唐軼)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