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世界交響名團知曉率”上海街頭調查,驚動了本月14日、15日將在東藝演出的德國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由此引發全國十家劇院轉播音樂會實況,令故事峰回路轉。東藝總經理林宏鳴昨天向媒體披露全國劇院第一次聯播音樂會幕后曲折。
開業八年半來,做客東藝的德國名團有近30支。從超級天團柏林愛樂,到慕尼黑愛樂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再到三度登臺的德累斯頓國家交響樂團及剛結束演出的北德廣播愛樂樂團等,唯一沒有在東藝登臺過的僅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2008年,該團造訪上海,演出叫好不叫座。此番亞洲巡演,東藝是中國地區唯一一站,觀眾反響如何?東藝志愿者年初在浦西來福士廣場及浦東正大廣場,以“你是否知道萊比錫這個城市”和“你是否聽說過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為題,隨機對100名路人進行抽樣調查。僅有17人聽說過萊比錫,對于布商大廈管弦樂團,100位受訪者無一人知曉。
調查結果經媒體報道,引發古典音樂圈熱議——“時間太早,樂迷還在睡覺”,“應該在東藝會員或音樂學院中調查”,“不奇怪,紐約街頭有幾個人知道京劇”,“上海真正的樂迷只有六千個人,按照概率,志愿者有0.0004%機會遇到他們”,等等。
270年歷史德國頂尖名團中國遇冷,調查結果經由英國著名樂評人諾曼·萊布雷希特博客傳到樂團,一封問詢郵件發往東藝。數輪郵件溝通后,樂團果斷表示,授權將15日上海站音樂會通過衛星向全國部分劇院進行高清轉播,用實力證明影響力。
在劇場架設高清屏幕、高保真音響,異地衛星信號傳輸,種種技術難題一一迅速解決。短短半個月,武漢琴臺音樂廳、河南藝術中心、溫州大劇院、青島大劇院、西安音樂廳、常州大劇院、昆山大劇院相繼與東藝簽訂轉播協議,無錫、合肥、呼和浩特、惠州等地大劇院也在積極洽談中。林宏鳴表示,“樂團只選擇了上海演出,沒有去其他城市,轉播變得格外有意義,創造了中國第一。”15日正逢國際消費者保護日,他笑言,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將告訴中國樂迷什么是高品質。由于該場演出票早在一個月前售罄,連架設轉播機位的地方都沒有了,技術人員絞盡腦汁在舞臺、媒體區等空檔見縫插針。
14日則是國外樂團第一次在中國演出馬勒《第七交響曲》。東藝曾建議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演奏一些中國觀眾較為熟悉的作品。但樂團和經紀公司反復做東藝“工作”,指揮大師夏伊親自寫郵件表示:“‘馬勒七’是我在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指揮最多的馬勒交響曲,后又在歐洲巡演中成功地把這部作品帶到了維也納、巴塞羅那、馬德里、里斯本、慕尼黑、倫敦和科隆。”為引導觀眾更好地欣賞長達80分鐘、無中場休息的馬勒《第七交響曲》,東藝特邀北京知名樂評人曹利群于演出當晚6時至7時在演奏廳進行免費導賞講座。(解放日報/諸葛漪)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