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墜子、揚琴、中音皮鼓三弦……二十多件日常難見的民間樂器近日在亳州民俗博物館內亮相。據了解,此次征集的這批樂器為一次性征集最多且保存較為完整的傳統樂器,填補了民俗博物館音樂門類館藏文物的空白。
昨日上午,在花戲樓景區內的民俗文化館里,記者看到,二樓展廳內整齊地擺放著揚琴、琵琶、大阮、中音墜子、小堂鼓等現在已難得一見的傳統樂器,古樸的外觀透露出歷史的滄桑感。雖然這些樂器的“年齡”都比較大,但大都保存完整。
“如果沒人介紹,還真不知道這些樂器叫什么名字!庇慰蛣⒎家贿吪d致勃勃地欣賞著展廳內陳列的物件,一邊與同伴討論著這些樂器的演奏方式。
市文物處博物館科科長李剛介紹,展廳內展出的傳統樂器都是由民間藏友提供的,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亳州著名民間藝人演出中使用過的,共20余件!安仄凡粌H做工優良,保存也比較完整,很有代表性!崩顒偙硎,此次征集的樂器為研究傳統曲藝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填補了民俗博物館音樂類館藏文物的空白。(亳州晚報/李錦文 實習生 陳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