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終于揭開了新的一頁。當凍結了30多年的中蘇關系有了轉機,封閉的藩籬終于拆除的時候,左貞觀迎來了他的藝術春天。1987年,莫斯科作曲家協會在莫斯科著名的圓柱大廳為他舉辦了第一次個人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音樂會。從左貞觀心底迸發出的功力深厚的西方韻律和醇香濃郁的東方底蘊構成中西合璧的華章,震撼了音樂王國,他被鮮花和掌聲淹沒。此后,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在各大城市巡回演出,他還作為全國作曲家協會的代表團成員訪問了許多國家。十年多來,他參加了近30個國家的一系列國際現代音樂節,屢次在國際作曲比賽中獲獎,包括1993年在上海獲得單樂章管弦樂中國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國際比賽獎,1996年在意大利獲得國際作曲大賽第一名。
1991年,左貞觀同莫斯科15位作曲家發起建立“現代音樂協會”;1992年,他創建了“俄羅斯愛樂樂團”并任該團團長;1993年,他與其他9位俄羅斯作曲家被邀請加入“俄羅斯音樂與二十一世紀”俱樂部!岸砹_斯愛樂交響樂團”有80名俄羅斯最優秀的音樂家,其中8位曾榮獲“俄羅斯功勛演員”稱號,6位曾是國際和全俄音樂比賽獲獎者。該樂團成立以來,經常在國內外舉行音樂會,足跡遍及20多個國家,并推出了近300張cd,其中除大量古典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外,也錄制了不少中國的如《梁祝》和丁善德、陳培勛、陳永華、黃安倫等人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還有許多用大陸和臺灣民歌改編的管弦樂曲,更為大陸和港臺的眾多唱片公司錄制了大量流行音樂cd,其中《藏愛的女人》獲得了國際唱片金獎,得到了高度的評價。1997年7月香港回歸大典,左貞觀榮幸率樂團赴港參加“回歸典禮演出”。
在幾十年的音樂實踐中,左貞觀創作了大量管弦樂和室內樂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和風格各異的音樂劇、芭蕾舞音樂、兒童音樂、電影音樂和俄羅斯民族器樂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他獨特身世帶來的東西方兩種優秀文化的熏陶,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的創作風格——有機地把中國古老的音樂精華同西方現代的作曲技巧結合到一起。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音樂思維獨具一格,富有震撼心靈的魅力,是一曲曲無止境地追求和諧與完美的樂章。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寶貴的資料,撰寫了一系列的學術論文,發表在中外刊物上,F在,他是俄國國家藝術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曾被邀請到許多國家去講學。
左貞觀一直致力于中外音樂文化的交流,多次在俄國舉辦介紹中國音樂的音樂會,帶領著名俄羅斯藝術團體到中國演出,舉辦各種交流活動,受到俄中兩國政府和藝術同行的高度贊賞。葉利欽總統1999年3月4日簽署總統令,授予他 “俄羅斯功勛藝術家”的稱號,為他頒發了獎章。左貞觀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
音樂,是左貞觀的靈魂與生命,它永不停息地流動,超越時間和空間。
藝術學院
2014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