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舞蹈總監趙汝蘅
趙汝蘅:把最好的舞蹈帶給北京觀眾
國家大劇院舞蹈節創辦兩年一直遵循著一個理念,就是把最好的舞蹈帶給北京觀眾。在過去的舞蹈節中,眾多著名舞團和新作品來到舞蹈節,中外舞蹈相互交流,互相促進,力求與國際舞壇同步。趙汝蘅在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說:“國家大劇院舞蹈節自2012年創辦以來,作為舞蹈的推廣活動帶動了北京市的舞蹈文化的發展與推廣。后來加入北京國際戲劇·舞蹈演出季板塊,更是補足血鉚足勁。再后來大劇院創辦的一系列舞蹈板塊,比如‘中國舞蹈十二天’也經過很好的策劃留存下來!
她告訴記者:“要說介紹,不得不先提本次舞蹈節的‘重頭戲’《馬可·波羅》。這是國家大劇院唯一一部原創的舞劇,無論在精英舞者、導演意圖,還是技術處理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與改動,主創在修改上很下力氣,作曲張千一團長也對音樂進行了改動處理。好東西都是改出來的,我們之前排演《紅色娘子軍》和《大紅燈籠高高掛》也是天天改次次改,不僅在作品上還有演員、音樂等多方面進行修改,這樣才能常改常新,成為常演的保留劇目。再說《松煙》,云門舞集的《松煙》表現的是中國人文的追求,他們不效仿別人,從中國文化的根上學起?此麄冊邴溙锢、田間地頭上跳舞簡直太震撼了。關注云門,也就是關注和中國文化最貼近的舞蹈。楊麗萍更不用提了,她的《云南映象》已經演了十年,好東西都是會留下來的。此外,荷蘭國家芭蕾舞團將帶來古典芭蕾舞劇《吉賽爾》和幾臺新的作品GALA,荷蘭舞蹈劇場一團這次帶來了兩場不盡相同的現代舞作品《房間》和《你好,地球》。這次兩個荷蘭團體,是很值得看的。圖盧茲歌劇院這次帶來的《海盜》很有意思,有水墨交融的感覺,簡化了舞臺布景,東方味道很濃郁,很有創新精神。馬克·莫里斯的團就更不用說了,它是歐美地區乃至全世界最出色的現代舞團之一,他們現場伴奏是一大特色,馬克·莫里斯也是我本人欣賞的編舞之一。這次舞蹈節里還有北京舞蹈學院的作品,還有遼寧芭蕾舞團演出的《堂吉訶德》,他們也是在上升期中,最近他們與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合作了《八女投江》,而他們的男舞者特別有干勁兒,很不錯?傊,大劇院的舞蹈節帶來的是最有活力的作品,也是舞蹈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陳維亞:《馬可·波羅》力爭走向海外
作為開幕大戲的國家大劇院制作的舞劇《馬可·波羅》,是2010年年底推出的大戲,這一次經過主創聯袂總政歌舞團重新打造,以“升級版”的形式在國家大劇院舞蹈節上演出,有著不一樣的感覺。總導演陳維亞對記者說:“第三次演出作為‘升級版’,將故事置于時代背景下,也就是當年的絲綢之路上。前兩版馬可·波羅是孤獨地來到中國,現在有了變化,是在絲綢之路上跟著駝隊、通商貿易的隊伍一路走過來的。此版《馬可·波羅》在舞美和舞臺布景布置上作出了重要的調整,把硬的都變成軟的,重的都變成輕的,便于出行,但是藝術效果上絕不簡略。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把《馬可·波羅》推出去,輕裝在全國、全世界上演。整劇在序幕表現戰爭段落的部分,包括結尾戰亂部分都做了結構性的調整,音樂也做了修改,希望觀眾在欣賞新的《馬可·波羅》時有新的收獲!
陳維亞告訴北青報記者:“舞劇是用頂級舞蹈團體總政歌舞團的演員。兩組馬可·波羅和公主都非常優秀。玉米提本身是維吾爾族青年舞蹈家,臉的輪廓活脫脫就是馬可·波羅。另一組馬可·波羅蘇鵬在形象、技巧上都是頂級的。兩位公主李祎然、高伶都是新演員,會以靚麗形象展現。
關于升級版,陳維亞說:“首先,是現實立意上的調整。前兩版馬可·波羅孤獨一人經歷戰亂來到東方,而升級版強化絲綢之路的大背景。序幕時大家就能看到熙熙攘攘的絲路駝隊,馬可·波羅與通商貿易隊伍擦肩而過,增加他對東方文明的好奇與探索心情。這種大的絲綢之路背景一直延續到尾聲結束。舞劇在現實意義上有重要提升。第二個升級,總政歌舞團是國內乃至世界上久負盛名水平最高的團體,這也是第一次和大劇院聯合制作一部舞劇。軍地結合是一次創舉,最好的團和最好的劇院合作就是本次新版的意義。由于演員的技術水平高了,劇情表情達意、抓住關鍵的戲劇沖突點到位,表演自然也會升級。第三個升級,從導演團隊到作曲張千一,至少二十處大大小小的修改。小到演員一個眼神、一個技巧動作,大到整個戲劇結構,尤其剛才說的序幕和尾聲作出的重大調整。以燦爛的、迎著陽光的和諧和平的場面作為結尾,目標就是在演出結束后能得到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和叫好聲!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