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劇《音樂之聲》登陸青島大劇院
2014年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版音樂劇《音樂之聲》全球巡演來到中國,青島是首站。對于這部流傳半世紀的經典之作、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劇來到青島,不僅是青島的文化盛事,同時也是整個山東半島的文化盛事。
11月29—30日14:30、19:30,12月2日—5日19:30,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版音樂劇《音樂之聲》將在青島大劇院歌劇廳連演8場。為讓煙臺的觀眾也有機會觀看風靡全球半世紀的經典巨作,感受這部偉大作品帶給心靈的最純真的快樂,煙臺大劇院現已開通本場演出的代售票服務,有意前往觀看的觀眾可至煙臺大劇院售票廳或特約售票單位挑選心儀的座位(本場演出不支持網上購買),會員享受8-9折優惠(支付請使用現金或銀行卡)。咨詢電話:6605566
獲評“史上最偉大的十部音樂劇” 榜首
《音樂之聲》這部音樂劇反映的是嚴肅、深刻、崇高的人道主義內涵,也表達了奧地利人民反侵略的正義心聲和不畏強暴的必勝信念。劇中天性自由的美麗修女瑪利亞,迷人的阿爾卑斯山、清澈的湖泊、明媚的氣候、雅致的別墅,七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積極的生活態度,深深打動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心,激勵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近日的一項美國民意調查中,音樂劇《音樂之聲》位列“史上最偉大的十部音樂劇” 榜首。原因是這部音樂劇讓很多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互相關愛、相依相伴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如今的人們可能比以往更需要它。”而電影《音樂之聲》同樣被好萊塢的電影評論家、《時代周刊》以及民意投票一致選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十大電影之一”。
流傳半世紀的永恒經典、曾經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
《音樂之聲》的故事發生在1938年奧地利的儂山修道院。見習修女瑪麗亞·任納爾熱情而活潑,不久她成為奧地利退役海軍上校喬治·馮·特拉普家孩子們的臨時家庭女教師。上校自妻子去世后,像管理軍隊一樣經營自己的家庭,像指揮士兵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在上校離家的時候,瑪麗亞開始教孩子們游戲、唱歌、享受生活,她很快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和信任。不久,上校從維也納返回家中時,他對瑪麗亞破壞他制定的家規的做法非常生氣,但當他聽到家中許久不曾有的音樂聲響起時,他冰冷的心開始融化。瑪麗亞讓他明白對孩子們的理解和關愛是多么重要。當上校意識到他和瑪麗亞彼此深愛對方之后,他們就在修道院舉行了婚禮。當他們蜜月旅行回來,發現德國納粹已經占領了奧地利。上校決定依照計劃,讓孩子們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上表演合唱,此舉為逃離爭得了時間。后來他們逃到修道院,最后,在修女們的祝愿聲中,馮·特拉普全家翻越了瑪麗亞最愛的阿爾卑斯山,平安離開了奧地利,開始他們的新生活。
中國人最熟悉的歌聲,記憶中最值得珍藏的美妙旋律
音樂劇《音樂之聲》已經連續上演了半個世紀。清澈的湖泊、明媚的陽光、以及孩子們追求自由的勇氣,打動了全世界人們的心。尤其劇中的幾首主題曲在全世界廣泛流傳,已經成為人們記憶中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永恒的經典。劇中的《音樂之聲》、《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哆來咪》等歌曲傳唱了半個世紀,廣為中國幾代人所熟悉。《音樂之聲》是劇中出現的第一首歌,是揮舞手臂歌唱自然和音樂的歌曲;《哆來咪》是瑪麗亞給孩子們的上第一堂音樂課,歌曲單純、清晰、明快,受到孩子們的喜歡,也是她試圖接近孩子們唱的一首歌;《我最喜愛的東西》是一連串的最惹人欣喜的事物,歌曲帶有一點民歌的風味;而幽默風趣的歌舞《孤獨的牧羊人》則是由奧地利阿爾卑斯山中景色引發的靈感;而那首簡單卻飽含深情的《雪融花》流露出對祖國的熱愛;《翻越每一座山脈》是為了給剛剛離開修道院的瑪麗亞鼓氣,這首歌在后來也成為馮·特拉普全家人翻過阿爾卑斯山,遠離納粹陰影時的背景音樂。這些熟悉的歌曲曾經陪伴幾代中國人成長,是中國人最值得懷念和珍藏的記憶。
韋伯版音樂劇《音樂之聲》 一生不可錯過的巔峰巨作
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是世界音樂劇史上一個極其罕見的天才。1994年權威的《戲劇周刊》將韋伯列為“對美國戲劇界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中的第一位。英國王室授予他爵位以表彰他對英國戲劇和世界音樂劇的杰出貢獻。韋伯創作的《歌劇魅影》、《貓》、《艾薇塔》和《日落大道》等一批音樂劇馳名全球、久演不衰,他天才的創作極大地推動了音樂劇的發展,并且開創了音樂劇的新紀元。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版音樂劇《音樂之聲》可謂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再次進行天才的創造。
韋伯版音樂劇《音樂之聲》不斷打破記錄,從2006年11月開始在倫敦帕拉丁劇院駐演開始就一票難求、好評如潮,直到2009年2月21日閉幕演出為止共演出954場,吸引了超過200萬的觀眾。2009年7月該版本的演出在英國開始了為期106周的巡演,超過150萬名觀眾觀看。此后,又開始了在加拿大、日本、南非、新加坡和新西蘭的世界巡演。
媒體熱評
“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新作品《音樂之聲》證明了他真是一個正在巔峰狀態的音樂劇天才!絕對一流!現在就去看吧!”
——《天空新聞/福克斯新聞》
“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將這部百老匯經典音樂劇重新制作并搬上舞臺,它就像奧地利冰凍的雪山上發光的白雪。”
—— 《愛丁堡晚報》
“這部音樂劇是濃縮中的精華,新鮮迷人又激動人心。” —— 《獨立報》
“離場時我腳步輕快,臉上掛著微笑和未干的眼淚。突然間整個世界看上去是那么的光明美好。” —— 《每日電訊報》
“完美的表演。羅伯特•約恩的布景盛大而壯觀。” ——《太陽報》
“對于觀眾來說,這部劇從頭到尾都是愉悅。” ——《曼徹斯特晚報》
“昨晚的演出是一場視覺盛宴,甚至比倫敦帕拉丁劇場的演出更為出眾,將票房一搶而空的觀眾完全被迷住了。優秀的演員陣容值得擁有每一次長時間的鼓掌與喝彩…” ——《南方日報回聲》
“極好的兒童演員、出現在觀眾席中的士兵、強壯的修道院長令人難以置信…” ——麗莎•坎貝爾《基斯利新聞》
“一次轟動的回歸” ——《南威爾士晚報》
“這是一定會成功的贏家” ——《南威爾士阿古斯》
“在劇院看《音樂之聲》是美好的一夜。” ——凱倫•普賴斯《西方郵報》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