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八中學校金帆交響樂團小樂手們為師生帶來了校內首場精彩的室內樂音樂會。從選擇拍檔進行組合,到音樂會曲目選擇,再到海報設計、服裝遴選,都由孩子們獨立完成。樂團藝術總監兼指揮、北京交響樂團首席劉錚告訴筆者,希望通過這種在中小學發展室內樂的形式,讓每個學習音樂的孩子都能享受到音樂的樂趣,在培養“獨奏家”觀念盛行的大環境下,變“獨樂(yue)樂(le)”為“眾樂樂”。
“調轉船頭”回歸古典基礎
作為北京中小學交響樂團中的領頭兵,北京八中金帆交響樂團的成功很大程度來自有著職業樂團背景的劉錚指揮用職業化樂團的思路打造樂團。從最初讓孩子們有初步的交響樂概念、交響樂團概念,到孩子們參與到樂團中演奏交響樂,現在,劉錚希望能再延伸,從過去演奏“高尖端”的交響樂,“調轉船頭”回歸到古典的基礎——室內樂。他感慨,本來就應該是從室內樂到交響樂的順序,交響樂本來就是一組組室內樂重奏擴大組成的。在職業樂團擔任首席的劉錚坦言,由于國內音樂教育歷來以培養“獨奏家”為主,室內樂與樂隊合奏方面訓練不夠,甚至很多從專業院校出來的學生,融不進樂團,呼吸、音色、揉弦、句法,甚至是演奏方法都不統一。練習室內樂,其實是解決各個時期演奏法的最好方法,室內樂可以讓孩子們清楚直觀地理解莫扎特與貝多芬不一樣,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也不一樣,可以獲得孩子們單純練習協奏曲達不到的效果。
一場音樂會培養出“主動性”
此次在八中首次舉辦的室內樂音樂會,劉錚把主動權交到了孩子手上。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拍檔組合。全團80多人,每人都至少加入了一個組合,聲部比較稀缺的中提琴、圓號等小樂手,甚至一個人參加好幾個組合。曲目上,劉錚鼓勵孩子們運用網絡,在網上找曲目。孩子們為選擇適合的曲目,廣泛聆聽各時期的重奏曲目,了解各個曲目的背景,從中挖掘、學習到很多室內樂相關知識。由于孩子們有充分的自主性,他們會主動參與音樂會的設計。學校老師還反饋,為準備這次音樂會,同學假期還申請使用教室練琴,這是前所未有過的。此外,孩子們還購買了統一的服裝,并認真學習了音樂會的相關禮儀。
劉錚說,他剛開始在學校里做這次音樂會只是想給孩子們多一些室內樂的經驗,結果發現對樂團促進非常大:音樂會后的樂團排練,“合”的感覺很不一樣,孩子們知道往一起“靠”,音色、節奏都和諧了許多;之前排練,孩子們不太會去“聽”別人的聲音,也經常顧不上聽,音樂會后,孩子們開始有意識“聽”其他人的演奏,開始學會相互配合;音樂會還讓每個參與的孩子都懂得如何從選擇作品、排練、策劃等各個程序去準備一場音樂會。劉錚覺得,一場室內樂重奏音樂會的準備和制作過程,與一個交響樂團、一臺晚會甚至是其他事情的準備與安排都是相似的,音樂教育最重要的還是教給孩子一種主動性。
變“特長”為“全面”
目前,北京市中小學金帆樂團不少,交響樂團也都“有模有樣”。在有樂團的大多數學校里,大樂團是建立起來了,室內樂還非常缺乏。劉錚說,去年市里搞過一次學校室內樂比賽,發現了不少問題,有的學校連室內樂到底是什么還不太清楚,有的不了解室內樂的編制形式,只是把一個大樂隊簡單縮小成組合來參賽。這些情況都說明,在普通中小學里普及室內樂是十分必要的。
對于目前從“小升初”到高考不停變化的藝術特長生政策,劉錚坦言,應該會對學生樂團有一定影響。他認為,沒有“特長”,學?梢宰摺叭妗薄屗泻⒆佣枷矚g音樂、享受音樂,這其實是一個發展室內樂的契機。不是所有孩子都有進入樂團的高水平,那么可以發揮孩子們的主動性,自由組合演奏室內樂,體會自己創造出來的音樂效果。有的孩子個人技術不是很強,但組合起來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在學校里,大樂團想要經常舉辦音樂會并不容易,舉辦室內樂音樂會卻是簡單易行。室內樂以班級或小組形式舉辦,全?梢詤⑴c,時間、地點靈活,對于活躍班級氣氛非常好,也更利于音樂的普及。同時,排練簡單的室內樂,學校音樂老師完全可以勝任,不像大樂團必須外請專業指揮。劉錚舉例說,在本次音樂會中,八中的耿麗娜,劉璐兩位老師就發揮了極大作用,這種方式對于提高老師素質也很有幫助。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