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民間藝術團體惠民演出”項目于2011年5月被文化部和財政部列為第一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該區的創建工作在創新性、導向性、帶動性和科學性等方面創造了許多經驗,為文化繁榮與文化惠民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全國示范作用的好路子。該項目已于2013年10月被正式列入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
為推動民間藝術團體開展惠民演出,鼎城區積極組織該區的絲弦藝術團、花鼓戲劇團、文化館等單位的專業藝術人員,以及一些專業素養好、熱心農村文化事業的鄉鎮文化專干,通過送戲下鄉、文化進社區以及每年一屆的全區民間職業劇團大賽等活動,帶動民間劇團的創作和表演。兩年來,專業藝術人員組成文藝輕騎小分隊,深入全區30多個鄉鎮,包片輔導,深入農村舉辦音樂戲曲輔導和理論講座100余次,分期、分批、分門別類地培訓了500多名農村文藝骨干。該區還對培訓的文藝骨干建檔立冊,建立了“鼎城民間演出人才庫”,逐步形成民間文藝人才培訓的長效機制。此外,鼎城區還以區文化館為主體,以區專業劇團為龍頭,全區優秀民間職業劇團為骨干,組建了鼎城區演藝聯盟,推動民間職業劇團的發展。目前,鼎城區演藝聯盟已發展會員98個,共3700多人。通過專業藝術“帶”,農村民間藝術團體的服務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演出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各鄉鎮還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演藝特色。周家店鎮、堯天坪鎮和草坪鎮被文化部分別命名為全國吹打樂之鄉、龍獅之鄉和民間歌舞之鄉。
鼎城區還出臺了《鼎城區民間藝術團體惠民演出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對承擔惠民演出的民間藝術團體給予政策傾斜。學習專業劇團送戲下鄉的模式,采取“政府買單,農民看戲”的形式,開展民間職業劇團送戲到村、到社區的活動。近兩年共開展惠民演出200多場,這種由百姓演員出演,用百姓話語演百姓關心的事,給身邊百姓看的形式,受到農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現象。
為了幫助民間藝術團體拓展市場,鼎城區還專門組建了一支演藝經紀人隊伍,依靠專職經紀人“跑”,專業協會“聯”的方式幫助民間劇團拓展市場。目前,鼎城全區民間惠民演出事業迅速發展壯大,各種文藝團體發展到200多個,從事文化產業的農民近萬人。農民演員農忙時干農活,農閑時出門演出,全年演出1萬多場次,收入5000余萬元。(中國文化報/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