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是我院2013級新生報到的日子,也是迎新工作正式開始的一天。清晨時分,啟林區還沐浴在薄薄的陽光下,藝術學院的迎新志愿者、工作人員,疏導以及各助理班主任就早早到迎新現場準備就緒,以最飽滿熱情的狀態迎接新同學的到來了。
迎新人多車多,我妙招更多
藝術學院學生會、院團委黨支部、院紅十字會等在學院領導的指導以及年級輔導員的安排下,迎新工作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院學生會主席溫楷談到,相對于2012年的迎新,今年的宿舍分散于躍進南、北兩區,導致迎新難度增大。但今年學院各個組織都積極參加迎新工作,互相配合,優化分工,形成了躍進南區舒適驛站交接點,躍進北區服務點,年級委員會與陽光團隊流動點的服務鏈,使得整個迎接工作忙而不亂,區域工作交接順暢。
學校地圖,顯眼的指示牌,注冊流程圖,標志性會服,工作證這些都是方便新生尋求幫助的好幫手。負責帶路的工作人員李嬌談到,新生報到人多車多,為了可以使新生第一時間找到幫助,院組織聯合起來,在各個顯眼的入口安排工作人員站崗或者張掛路牌指示。
助班溫馨指引
記者走訪藝術學院迎新大本營時,看到各新任助班已在現場等待新生的到來。“我們班有兩個同學提前來注冊,已經安頓下來了,其他的有一些還在來學校的路上,我在等著他們的電話,盡量使他們一來就能找到歸屬,這樣他們才不會對大學生活產生陌生恐懼的心態。”葉同學是13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助班,面對記者,她如是說道。
另一位助班表示道:“之前我就建立好各種交流平臺,比如QQ群,微信等,讓新生都加入其中,他們一有問題就可及時發問,我也盡量一一解答,因為曾經是過來人,也比較了解新生的想法,同時我也會給他們一些建議。此外我們也還策劃了一系列‘破冰’活動,希望新生們能盡快適應大學新生活。”
“其實之前我并不怎么清楚助班是做什么的,后來才明白助班會給我們提供各種溫馨指引,一來到學校就有志愿者熱心幫忙提行李,助班的微笑迎接,讓我覺得雖然讀大學要離鄉背井,但這里股股暖流。”張同學告訴記者他的真切感受。
家長新生笑談印象
蔡同學是在父親的陪同下一起前來學校注冊報到,當問及他父親對學校的印象時,他給予高度的評價:“今天的志愿服務工作做得很到位,我們很滿意。一踏進校園就有熱情的接待者,正因為這樣,我們對各種流程才比較清楚,注冊也能高效順利地完成。”
“初來乍到,對于新環境都會覺得陌生,擔心人生地不熟,會有各種不適應,但一進校園,看到師兄師姐都如此熱情,這足以擊退以往的心理恐懼,我覺得對大學生活充滿信心,充滿希望。”很多新生紛紛表示
滿滿的熱情,處處散播著溫暖。正能量正在向新生傳遞著,相信他們在新生活新起點前能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文\陳曉晴 張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