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鋒
辦晚會,請明星,紅頭文件開道、新聞媒體鳴鑼、黨政要員出馬、公共財政買單……曾幾何時,通過光怪陸離的舞臺,官員、明星、商人等用文化藝術的旗號,堂而皇之地享用著以公共資源打造的名利盛宴,同時也肆無忌憚地消費著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在期待晚會回歸藝術、回歸生活、回歸群眾、回歸樸實的同時,希望“造就”這種極盡奢華晚會的深層根源能夠得到反思和糾正。
豪華鋪張、過多過濫的晚會背后,實際上是無所顧忌的沖動——歌頌諂媚的沖動、炫耀攀比的沖動、吸引眼球的沖動、損公肥私的沖動……結合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治和杜絕奢華晚會,必須依靠科學嚴密的制度這件法寶,有關部門要把好立項關、內容關、監管關,切實擔負起管理責任;還要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和監督,真正讓豪華晚會無所遁形。
提倡并積極踐行節儉辦晚會不能“一陣風”,對奢華晚會“避風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保持警醒,防止其“卷土重來”。否則,治標尚且不能,治本更無從談起。(中國文化報)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