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尤泓斐,是在“2010年北大藝術之旅”的懇談會上。那一年,她以兩場藝術講座和中國聲樂作品專場、外國聲樂作品專場、中國經典歌劇片段專場、“多彩的尤泓斐”4場音樂會,成為自費在北京大學進行高雅藝術普及的第一人。
懇談會上,眾多受益于“藝術之旅”的“粉絲”爭先恐后地發言——表達對她的感謝,交流欣賞高水平聲樂作品的心得,也為高雅藝術的普及獻計獻策。那一天,尤泓斐話不多,但笑聲燦爛。
感動于她對高雅藝術普及的執著奉獻,我寫了一篇報道。幾個星期后,我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從那燦爛的笑聲中我聽出是尤泓斐!霸趺醋隽撕檬乱膊涣裘?我才從欒峰老師那兒看到你的文章,我特別感動。感謝你。”從那以后,我們便成了朋友。
今年,春天來得格外晚。在乍暖還寒的初春,我們在緊鄰中國美術館的咖啡廳,談天、賞春。大病初愈的尤泓斐仍有些憔悴,但只要說到藝術、說到唱歌,她眼中的光芒就不僅僅是耀眼。
尤泓斐是現代女作家蕭紅的同鄉,生長在松花江北呼蘭河畔,從小就愛唱愛跳。五六歲時,爸爸帶她坐8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去看奶奶。一路上,她就站在座椅上唱呀唱呀,“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一條大河波浪寬……”引得全車廂的人都站起來看她!拔乙稽c不害怕、不羞口。大家伙兒一鼓掌,我就唱得更起勁兒了!
小鎮上的文化站,是尤泓斐幼時的“天堂”!懊刻斐赃^晚飯,刺溜一下我就沒影兒了,往文化站人堆里一鉆,聽大人們唱歌、演奏,常常忘了回家。”而同是教師的父母,卻對女兒的這一愛好非常反感!拔野謿獾冒盐曳存i在家里,不讓我再去文化站,我媽也總跟我們班主任說,不讓我去唱歌。我特別生氣!弊詈,在尤泓斐的堅決 “抗爭”下,家人還是妥協了!捌鋵嵒剡^頭來看,父母也是為我好。他們都是特別正統的讀書人,希望我考一個非藝術類的常規院校,不想看到我在文化上有所缺失!庇茹痴f。
1996年,尤泓斐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分配到了中央歌劇院。這個新來的女孩和別人不太一樣——參加合唱隊排練從不應付,唱得最認真、最賣力;別人休息的時候,她卻捧著一本書,坐在角落靜靜地看。在尤泓斐的刻苦努力下,她逐漸在中央歌劇院這個優秀女高音扎堆的地方脫穎而出。
作為一名歌劇演員,尤泓斐無疑是出色的,她曾是《茶花女》中的薇奧列塔、《吟游詩人》里的萊奧諾拉,她也是杜十娘、喜兒和林徽因。她完成了中國歌劇界中“不可能的任務”——將民族唱法與西洋唱法無痕鏈接!捌鋵嵑芎唵危灰莆樟苏_的發聲方法!庇茹痴f。
真正讓尤泓斐覺得困難的,是在歌劇中創造人物的過程。她說,每次塑造新的角色,就像經歷了一次死而復生!霸诮巧媲,你必須忘掉自己的一切,你要考慮角色的心境和想法,為角色立傳。每次推翻自己,都是一個艱難而痛苦的過程!边@艱辛的“走進角色”的過程,也讓尤泓斐“走出角色”的歷程變得更加難挨和糾結!拔页3O葸M角色中無法自拔,演出結束后幾天甚至幾個星期都縈繞在角色的情緒里,特別痛苦。”尤泓斐說,有時候她甚至覺得演出整部歌劇所耗費的心力,她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