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女,現為成都市川劇院藝術室副主任。榮獲四川省中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熒屏獎、四川省中青年演員“長富杯”表演二等獎,“全國地方戲交流演出”個人優秀表演獎。2007年8月舉行個人專場演出,演出了《別洞觀景》、《別宮出征》、以及《雷鋒塔》。2007年春節到中央電視臺參加春節聯歡晚會戲劇板塊《天上人間共吉祥》演出《變臉》。曾多次隨團出訪意大利、法國、比利時、荷蘭、馬來西亞、泰國、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及地區,受到外國友人的高度評價和贊賞。
熊劍,男,優秀青年演員。代表劇目有《紅梅記》、《射雕》、《掛畫》、《打餅》、《殺嫂》、《九流相公》、《鐵籠山》、《月下傳槍》、《關門認夫》、《翠香記》、《金山寺》、《問病逼宮》、《斬黃袍》等。在《燕燕》劇組擔任舞臺監督,該劇為王玉梅榮獲梅花獎奠定了堅實基礎。參演劇目榮獲文化部地方戲曲調演南方片區金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劇目獎、“文化遺產日”獎、“塞納大獎”等。
李增林,男,國家一級演員兼導演。中國劇協會員、四川省川劇理論研究會丑角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代表劇目有《贈袍跪門》、《活捉三郎》、《雙下山》等。導演劇目《白蛇傳》、《欲海狂潮》、《激流之家》、《杜蘭朵》、《野鶴灘》、《燕燕》、《川劇秀—傳奇變臉》等。
王文訓,男,國家一級作曲、美國國際文化科學院院士、文化部文華大獎,文華音樂創作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代表作品有川劇《目連之母》、《欲海狂潮》、《山杠爺》、《都督夫人董竹君》、《激流之家》、《白蛇傳》、《紅梅記》、《馬前潑水》、《燕燕》、《槐花幾時開》、湖北花鼓戲《十二月等郎》、108集廣播連續劇《三國演義》、20集電視連續劇《蘇東坡》等。以上作品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法國、瑞士、巴舍爾、盧賽恩、德國柏林、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日本等地區和國家演出近百場。
蔣麗芳,女。國家一級作曲。中國劇協會員、中國戲曲音樂理論研究會理事、四川音協理事、四川省川劇音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獲獎作品有《四川好人》、《喬老爺奇遇》、《界樹下的奇案》、《紅樓外傳》系列片、《柜中緣》、《女人灘》(電視劇)等,榮獲文化部第四屆、第六屆“文華獎”、“文化音樂創作獎”、“優秀音樂獎”、中宣部、省、市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等多項大獎。理論研究《川劇老旦發聲初探》、《曼聲宛轉清音紆余》、《川劇高腔曲牌中的摘句組合》、《川劇唱腔為何不易流行》及《川劇知識與賞析》等分獲政府獎和學會科研優秀成果獎。
余厚云,男,國家二級演奏員。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成都市戲劇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文成公主》、《目連之母》、《好軍妹》、《包公賠情》、《三祭江》、《喬子口》、《殺奢》、《五臺會兄》、《誥命探窯》、《別洞觀景》、《活捉三郎》、《情探》、《激流之家》。曾赴法國、德國、西班牙、比利時、香港等歐、亞國家和地區演出,受到海內外專家和觀眾們的高度贊揚。
鄒孔昭,男,國家二級演奏員。曾榮獲首席琴師“攀枝花”獎、四川省川劇青少年比賽“琴師獎”、攀枝花第十二屆文化匯演“操琴獎”、四川省第五屆振興川劇匯演“優秀劇目音樂獎”、全國現代戲展演“文化獎”、四川省振興川劇丑角“琴師獎”、主要作品有《二丫與秀才》、《千古風流》、《欲海狂潮》、《好軍妹》、《目連之母》、《紅梅記》、《山杠爺》、《野鶴灘》、《燕燕》、《黎明十二橋》,曾多次隨院赴“香港、法國、瑞士、德國、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訪問演出,受到了各國朋友和港澳同胞的高度贊揚。
周玉,男,國家二級演奏員,兼作曲、配器、指揮。中國戲劇家協會、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川劇音樂專業委員會委員、評審組成員。曾獲第三屆藝術節優秀音樂獎。全國南方片戲曲調演優秀音樂獎。全國電視戲曲片三等獎。個人多次榮獲省市川劇比賽演出、川劇小品演出一、二等獎,多次出訪亞洲和歐洲各國。主要作品有《劉氏四娘》、《欲海狂潮》、《何國治》、《越王回國》、《山杠爺》、《五臺會兄》、《野鶴灘》、《誥命探窯》、《夕照祁山》、《別洞觀景》、《活捉三郎》、《燕燕》、《黎明十二橋》、《鳴風之死》、《九美狐仙》等。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