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高校就讀期間,能夠學好馬頭琴、蒙古四胡等蒙古族樂器的演奏不足為奇,但如果能夠親手制作這些樂器,可是個新鮮事兒。不久前,內蒙古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田朝魯門親手制作的蒙古族樂器成功展出,吸引不少人前來觀看。馬頭琴、蒙古四胡、火布絲、蒙古呼麥大鼓、托布修爾、查日吉,一件件外形精美、制作考究的蒙古族樂器竟然出自一個學生之手,令觀者贊嘆。
23歲的田朝魯門是內蒙古民族大學音樂表演系的大四學生。這個從通遼市奈曼旗一個普通農家走出來的蒙古族小伙子,自幼對馬頭琴和蒙古四胡演奏有著濃厚的興趣。高中一年級時,他曾跟著代課老師學習馬頭琴演奏,學習時間雖短,但他在馬頭琴演奏上取得了很大進步。高中三年級時,田朝魯門曾在“諾恩吉雅”藝術節上獲得“組合類”二等獎。高中畢業后,他如愿考取了內蒙古民族大學音樂學院。
2011年9月,內蒙古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開設了蒙古族樂器制作專業。一時間,學生們紛紛報名選修這一專業。經過老師的篩選,田朝魯門和其他10名學生師從于蒙古族樂器制作專家包雪峰,開始學習蒙古族樂器的制作。
通過理論課與實踐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11名學生中,田朝魯門的進步最快。在包雪峰老師的指導下,短短一年時間里,田朝魯門便完成了4件馬頭琴、1件蒙古四胡、1件火布絲、1件蒙古呼麥大鼓、2件托布修爾、1件查日吉共6種蒙古族樂器的制作。田朝魯門說,他很幸運能夠在大學期間有機會學習蒙古族樂器制作技藝,大學畢業后,他會在蒙古族樂器的演奏和制作上同時發展,“兩條腿走路”。
內蒙古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張二品介紹說,該院開設蒙古族樂器制作專業后,在短短一年時間里,激發了不少學生學習蒙古族樂器制作的積極性,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內蒙古民族大學設置此專業,是對蒙古族民族樂器制作由民間化轉為專業化的一次嘗試,同時也是學院產、學、研一體化的一種探索。將來學院還要將此專業作為必修課開展,讓更多的學生掌握蒙古族民族樂器制作技能,更好地傳承蒙古族傳統文化。
據了解,蒙古族樂器制作專業的開設在我區乃至全國音樂類高校尚屬首例。(內蒙古日報/康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