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保山市板橋鎮北漢莊村,每到傍晚時分,村民們便紛紛來到新建的農民科學文化活動中心健身、打籃球、下圍棋。這只是保山市多姿多彩的“文化惠民工程”的一個縮影。
保山市作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第二批試點地區和全省唯一入選全國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創建單位,近年來切實加強文化事業建設,認真貫徹落實“文化惠民工程”。2012年,市財政撥付250萬元作為文化事業專項經費。保山市切實抓好“村村通”工程、邊疆“解五難”、農家書屋等工作,全市有線電視用戶突破20萬戶,群眾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目前,全市規劃建設的7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已建成70個,還建成芒寬鄉、雞飛鄉等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站,成為全市各級彰顯地方文化內涵、展示城鄉文化景觀、服務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
依托廣場群眾文化活動示范點,保山廣泛深入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現有1376支村級文藝演出隊活躍在城鎮鄉村。全市有640個村開展“天天有歌舞”活動,共147.95萬人次參加;鄉村文體演賽活動覆蓋全市594個村,開展活動1354場次,觀眾87.07萬人次;市縣兩級開展送戲下鄉活動292場次,觀眾79.68萬人次。特別是開展“歡樂鄉村大家樂”活動,做到廣大鄉村(社區)“天天有歌舞、月月有電影、季季有比賽、年年有演出、人人有書讀、家家有電視看”,使活動成為“沒有圍墻的劇場、人民群眾歡樂的舞臺”。2012年,全市送書下鄉1萬冊,918個“農家書屋”藏書達146.08萬冊,“農家書屋”覆蓋率100%,基層農戶617037戶電視機擁有率達92.95%;實現免費電影放映行政村全覆蓋,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每村每月放映一場免費數字電影,獲得了省文化廳、省廣電局的高度評價。
通過不懈努力,全市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圖書館、文化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率達100%。市文化館內的舞臺、劇場等,全天均有群眾免費使用和開展活動。在全面推進綜合文化站達標建設的同時,確定了16個示范文化站,并把它們作為鄉鎮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工程”、集鎮建設的“亮點工程”、滿足當地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需要的“民心工程”、文化經濟一起抓的“示范工程”來抓。全市共創建了大村等53個文化惠民示范村,“文化樂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文化和民”在創建中得到充分體現。(光明日報/任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