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響樂為主打的東方藝術中心近年來已逐步形成“聽交響·到東方”的品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演出與上交重合。例如今年東藝演出季主打的“十二名指揮”系列中,艾森巴赫、薩洛寧、畢契科夫、余隆四位“名指”均來自上交樂季,占了該系列的三分之一。而上海音樂廳則由于地緣更親近也分擔了上海交響樂團很大一部分的演出。對于各個劇院、音樂廳來說,上交都是一個租場的“長期客戶”,以及一個重要且優質的“內容提供方”。加之近年來,理事會對上交運營資金方面的支持加大,其優勢已經成功地體現在了樂團演出季票價大幅度的“親民”上。失去上交這樣的客戶,無疑使各家“自收自支”的劇院面臨壓力。
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表示:“我們的確要面臨這一部分比例的流失,以及如何通過自身的運營作出更好的補充。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經紀公司進入這個行業,把國外的音樂家介紹到中國。在租場的數量上我們毫不擔心,但如何吸引高質量的演出就對音樂廳的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關于票價,方靚說,“雖然資金支持上沒有可比性,但對于觀眾來說,能看到低票價的演出總是好事,也是所有劇院努力的方向。上海音樂廳也會通過自身的努力,尋求方法來降低票價。”
東方藝術中心總經理林宏鳴則斬釘截鐵地說:“上交的‘撤離’將不會對東藝產生影響,只是遺憾本土最好的交響樂團以后來演出的機會少了。”至于多了一個同樣以“交響樂”為主打品牌的“競爭對手”,林宏鳴倒認為,“這不是對東藝或者其他劇院的考驗,而恰恰是對上交自身的考驗。”作為資深演出行業從業者,林宏鳴對記者提出了他的擔憂,“如果它(上交)還要運作國外樂團和音樂家,首先對自己的演出就會造成沖擊,不同成本的演出票價如何平衡?擁有家底豐厚的贊助商,對應的大比例‘客戶贈票’常常導致票房緊張而內場空置的尷尬如何調節?(上交音樂廳)1200個座位對于成本高昂的演出幾乎難以回本,而上交過去其實從未有過真刀真槍的演出運營經驗,他們的當務之急是要處理好內部關系和外部演出的落差。”
不過采訪中各家都對上海的古典樂市場抱以樂觀的期待。上交副團長周平以紐約愛樂為例,“紐愛有自己的駐場大廳,但同時也會在紐約的其他同類場所演出,同樣的一套節目,能夠演出三到四場,換言之,城市中有8000名到上萬名的觀眾能夠聽到這一套節目,而上交迄今為止,同一套曲目都只能夠演出一場,即只有千人左右真正聆聽,這與整個城市的人口基數是不相符的。”林宏鳴則以“只要上海2400萬人口人均一年能看一場演出,我們的市場就是現在的數倍”為信心的落腳點,“從長遠看,這并不是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而上海現在,甚至還可以再多幾家音樂廳,而我們的共同目標是培養觀眾,擴大整個城市的受眾人群。”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則認為,近年來上海整個演出市場的發展是良性的,古典樂的受眾也在不斷擴大,演出場所的增加是城市文化發展的必然,上海音樂廳應該借此契機細分市場,讓自身定位更加清晰化、錯層經營,將一個新伙伴的加入視作對古典音樂市場的有益補充,共同把受眾和市場培育得更好。
上交副團長周平坦言,“相比起談‘影響’,我們下一步更注重的應該是加強合作,從過去的單純租場到今后可以共同主辦一些節目,或者還有一些過去我們還沒有想到過的合作方式。”
上交的廳音效如何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區的復興中路1380號,占地19950平方米,建筑由日本建筑大師磯崎新設計,音樂廳的聲學設計部分由曾挑梁馬林斯基音樂廳及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的日本聲學大師豐田泰久擔綱。除了包括一大一小兩個下沉式音樂廳及入口大廳,這里還可以作為先進的錄音棚使用。
為了不破壞復興路整體老洋房成群的建筑風貌,磯崎新選擇了視覺觀感柔和樸素的陶土磚作為外立面建材,淺紅和深灰色的磚頭與上海老房子的質感和諧相稱,而整幢建筑高度被限制在18米,一切“懸機”都埋在地下。地下緊鄰地鐵1、10號線,為了減震消音,它又成了國內首個建造在彈簧上的“全浮建筑”。
上交新廳的建筑面積雖不算大,但經過一番精打細算之后可謂非常“實用”,幾乎每一塊區域都擁有多重用途。大廳可容納1200位觀眾,是完全環狀的觀眾席圍住下沉式舞臺的設計;小廳可容納400位觀眾,整體是一個可拆卸座位靈活變換布局的長方形。兩個廳的舞臺下方均安裝了升降裝置,根據不同的演出樂隊編制變換舞臺的形狀。大廳側壁的白色反聲板既能夠用于反聲也能夠當作投影屏幕;小廳二樓側壁的反聲板可以推出與樓層面平行,形成封閉錄音室的效果。兩廳設計均十分靈活、注重功能細分。
記者探班施工現場時,上海交響樂團副團長周京華告訴早報記者,上交新廳的音效神奇之處在于,通過精密的測算,聲音在音樂廳中能夠達到“無死角的反射”,即“所有觀眾聽到的聲音都是均衡的”。而正是音樂廳中一些不起眼的細節成全了這樣神奇的效果。例如演奏廳中密密麻麻排布如裝飾條紋般的近3萬根條狀反聲板,細看之下每根之間的間距各不相同,而這些間距是經過嚴密的聲學測算而得出的結果。“小廳的個中計算非常復雜,要考慮吸聲,如不同墻體之間間距太近,聲音來回反射就會雜亂干澀。這些木條的表面用于反射,中間的縫隙則能夠讓聲音穿過,將一部分聲音濾去。”同樣復雜的還有音樂廳與垂直墻面傾斜5度的斜置橡木反聲板,“這個5度也是經過測算讓聲音反射的最佳角度,木板上的紋路深淺各不相同,同樣來自于精確計算。”(東方早報/陳晨)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