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4日晚著名女歌唱家和慧、伊迪科·康姆羅西、米莉恰·伊里奇與余隆指揮的中國愛樂樂團聯袂,在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獻上一臺歌劇音樂會到昨晚北京國際音樂節與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共同制作的瓦格納歌劇《帕西法爾》在保利劇院成功上演,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在《帕西法爾》圣詠般的合唱中落下帷幕。歷時28天的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以22場音樂會和歌劇的演出,為北京觀眾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驚喜,共有近2萬人次的觀眾觀看了音樂節的演出,平均上座率達到了90%。觀眾在音樂節“向大師致敬”的主題下,領略了五位音樂大師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作品,很多演出都給北京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歌劇演出創下新坐標
雖然是音樂節的壓軸作品,瓦格納的歌劇《帕西法爾》卻給觀眾帶來了震驚。因為中國愛樂樂團在著名指揮家古斯塔夫·庫恩的帶領下演奏出高水準的音樂,而從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帶來的原班歌唱家們更是顯現了瓦格納歌劇的真諦;舞美制作雖然抽象簡潔卻以精良的品質贏得音樂愛好者的好評,使得長達五個小時的演出令觀眾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為了紀念瓦格納,北京國際音樂節與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等機構和劇院的聯合制作,不僅顯示了音樂節制作推廣歌劇演出的新思路,更在這一思路上提高了歌劇制作的檔次和水準,讓觀眾領略了當今世界歌劇演出的潮流和高水準。這正是北京國際音樂節所堅持的古典音樂發展道路。在紀念威爾第的迷你音樂周中,意大利威內塔抒情合唱團和威內塔愛樂樂團為北京觀眾演出了兩場音樂會和三部歌劇,成為普及威爾第歌劇的機會,受到普通觀眾廣泛的歡迎。
大師奉獻高質量藝術
展示世界各地名團名家的藝術原本就是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優良傳統,也是當年創辦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初衷。今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大師名家帶來的作品尤為讓人贊嘆。從音樂節開幕第二天,世界著名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帶領上海交響樂團演出布里頓的《戰爭安魂曲》開始,眾多應邀而來的世界優秀藝術家在北京展示了他們的拿手好戲。隨后,著名小號演奏家克里斯·波提在王府井教堂和三里屯橙色大廳為觀眾奉獻了兩場獨特的演奏會,他那絕佳的音樂技術和特有的親和力,深深感動了現場觀眾。八十歲的作曲家潘德列斯基親自指揮的兩場音樂會,回顧了他自己一生創作的與中國觀眾相關的交響樂作品,特別是重演《第八交響曲》,讓我們看到了作曲大師對中國的特殊情感。
國內樂團和原創作品令人刮目相看
從第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始,聚集中國優秀樂團表演成為音樂節的重要內容。今年的音樂節上,中國愛樂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和杭州交響樂團都擔當了重要角色,中國交響樂演奏水準令世人刮目相看。上海交響樂團演出的《戰爭安魂曲》被認為是高水平的演出,不僅樂團的素質被迪圖瓦認可,他們營造出那種呼喚和平的樂聲也打動了現場觀眾。著名作曲家周龍創作的交響詩《九歌》對中國古詩詞的深刻理解,讓這部用西方管弦樂表現中國古典文化的作品散發出異彩,使得觀眾感受到高水準原創作品的魅力。
北京國際音樂節一位負責人透露,明年的金秋,名家名團云集和理查·施特勞斯歌劇演出將為觀眾帶來新的音樂享受。(北京青年報/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