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建設與綜合運營高峰論壇”于10月12日在山東省濟南市省會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作為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演藝產品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論壇由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組委會主辦,“十藝節”外演及演藝產品交易部、深圳市文博劇院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共同承辦。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長張永新、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克寧、山東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孫杏林、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國琳等出席論壇。國內知名大劇院院長和國際知名建筑師、設計師等300余人參加了論壇。
本屆論壇著重探討如何科學設置劇院服務功能和運營管理機制,將優秀大劇院聲學設計、運營經驗加以推廣,使之在滿足節會演出的同時,更好地發揮演藝場所作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動演藝產業發展。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劇院建設與綜合運營管理在促進演藝產業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論壇邀請了國內外劇院建設和運營方面的專家學者,其中有中孚泰文化集團董事長譚澤斌、美國劇院建設咨詢管理專家Duncan M.Webb、美國劇院建設運營專家Adam Shalleck、美國百老匯亞洲公司總裁Marc Routh以及上海大劇院院長張哲等。
與會嘉賓分別就大劇院建設與民族文化復興、美國劇院建設與運營的經驗教訓、美國劇院定位與功能設計、百老匯品牌是如何煉成的、上海大劇院運營管理與城市品牌建設作了主題演講。演講嘉賓結合各自地區大劇院發展進程和建設運營狀況,闡述了大劇院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分享其先進的理念和運營之道。
演講嘉賓認為,現代文化設施改造一要適合實際需要,二要將劇院這種文化建筑集約化、社區化,充分發揮其應有效應。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在市場化運營前提下著力提高演藝市場的成熟度,彌補演藝市場的基礎性缺陷,即解決公平問題和建立發展要素市場,培養觀眾進劇院看演出的習慣,以及建立健全政府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對公益性劇院明確的扶持政策。
同時,嘉賓們也提出了借鑒西方經驗、推動我國劇院建設的構想:以大劇院帶動小劇場,在每座大劇院周圍建設專業小劇院,通過小劇場為大劇院提供豐富的文藝資源,而大劇院則憑借自身品牌效應將這些文化藝術向外輻射,提升文化影響力,以大劇院、小劇場兩者融合的“航母戰斗群”模式,形成健康高效持續發展的劇場生態環境,推動演藝產業發展。
“劇院建設與綜合運營高峰論壇”對我國劇院發展具有積極的學術探討意義。它的成功舉辦,為中國文化建筑和演藝事業提供了有益的經驗與理論探索,對山東乃至全國文化演藝產業的提升、跨越將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中國文化報/焦 雯 蘇 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