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紅花藝術團的成立與成長直至全國聞名,與新中國外交奮斗歷程不可分割,成為一面記錄新中國外交歷史的鏡子。
萬隆會議后,新中國外交取得巨大進步,特別是同亞非各國的關系不斷加強,先后有22個亞非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訪華。而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陪同外賓來南京,外事接待演出任務基本上都是由“小紅花”擔當的,這不僅讓小紅花贏得更多贊譽,也讓小紅花成為新中國外交史的一部分,已是著名二胡藝術家的朱昌耀先生,至今還保留著作為“小紅花”時為外賓演奏并與周總理對話的珍貴記憶。“1971年,周恩來總理陪同羅馬尼亞總統來南京,‘小紅花’在中山陵11號作專場演出,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周總理。”朱昌耀告訴記者,“當時我坐在宴會廳屏風前的正中間樂隊首席二胡的位置,自始至終面對著總理,拉京胡為‘樣板戲’伴奏,別提有多賣力,就怕總理聽不到自己的琴聲。”演出結束后,周總理上臺接見小演員,朱昌耀還記得總理拉著他的手說:“京胡拉得不錯,但要輕些,可不要蓋過唱嘛!”多年后,朱昌耀在參觀淮安總理紀念館和故居時,忍不住感慨:“為你演出的那位少年已至不惑之年,他已從‘小紅花’走進了‘大劇院’!”老團長凌成也記得,周恩來還特地對小紅花的演出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激情有余,抒情不足。”這八個字,直接影響了后來小紅花的演出風格。
據不完全統計,小紅花幾十年來,先后20多次為來南京訪問的外國元首和外國代表團作專場演出,博得了眾多外國朋友的贊嘆和喜愛。與此同時,“小紅花”還經常受到友好國家邀請,頻頻出訪,為新中國外交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如今已經90高齡的俞崇正,上世紀70年代任南京市文化局長。在電話那端,老人雖然語速緩慢,但仍記得“小紅花”應羅馬尼亞總統邀請首次出國訪問的經歷:
1978年7月18日,對外友協、文化部、外交部、公安部的領導以及羅馬尼亞駐中國大使和夫人到機場為小紅花演出送行。
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小紅花在當地掀起中國文化熱,當地很多報紙如《火花報》《自由羅馬尼亞報》《現代人》等紛紛評論小紅花的節目“是幾千年藝術的精華”,盛贊“整個舞臺構成藝術的畫面,構成神話般的景色”,評價小演員們是“天賦之才”“了不起的神童”,布加勒斯特電視臺和電臺還做了全國實況轉播。
小紅花對羅馬尼亞的出訪演出,既是新中國外交史上的一個花絮,也從此開啟了小紅花藝術團的出訪之旅。俞崇正回憶道,文化部領導指示說,“小紅花的出訪,起到了大人們起不到的效果,要好好總結,同時應該考慮如何把這個群體保留下來,今后,國外的邀請會多起來。”于是,俞崇正和其他同志很快將創辦“小紅花藝術小學”的想法報到省委和南京市委,并很快得到批準。這就是今天的南京小紅花藝術小學。(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