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蒙特卡羅芭蕾舞團將第五次蒞臨中國,以當代芭蕾版《天鵝湖》為第十五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揭幕。昨日,蒙特卡羅芭蕾舞團藝術總監(jiān)讓·克里斯托弗·馬約,偕舞劇男女主演一行在滬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年53歲的馬約一襲黑風衣外加一方黑圍巾,凜然中自帶一股溫文爾雅的氣質(zhì)。
在被問及為什么會用當代手法重編《天鵝湖》時,馬約說自己一直希望舞蹈能與人們當下的生活產(chǎn)生聯(lián)系,“我想向更多年輕觀眾推廣芭蕾,而不希望他們走進劇場對芭蕾全是陳舊過時的印象。”以往的古典版《天鵝湖》在故事性上薄弱得幾乎不值一提。當代版《天鵝湖》卻在劇目處理上加深了敘事性,開篇便用一段黑白影片式的前傳講述了奧杰塔公主童年時代的陰影。“對我來說,《天鵝湖》就像是有趣的電影和劇本。強調(diào)故事性,觀眾才能直觀地將自己與舞蹈聯(lián)系起來。如果完全沒有故事,演出就很容易流于無趣。”
除去劇情,該版《天鵝湖》最大的顛覆在于一改原作中的華麗宮廷服以及白紗芭蕾裙,以立體剪裁的細碎流蘇型服飾取而代之——白天鵝的清純白紗裙被改成性感露背裝,黑天鵝以一襲貼身蕾絲黑裙盡顯魅惑,王子則以“金屬朋克風”服飾代替優(yōu)雅禮服。“不同舞劇的服裝一定要有自己的辨識度,它們不一定要有很強的時代特征,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性格。”馬約說。
文化廣場演出之際,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也以2.8萬元的價格買下《天鵝湖》此前的錄播版權,在開幕演出當日于上海藝術人文頻道以及本市10個廣場同步播放。馬約說這種播放方式即便在歐洲也算新鮮的嘗試,“我希望并不富裕的觀眾也能有機會看芭蕾。”他自稱自己的作品很多時候是為那些不怎么了解舞蹈的人而編,“如果一家三口里的媽媽和會跳舞的女兒很懂舞蹈,那我最希望的,是讓對舞蹈不感冒的爸爸也能對之提起興趣。”(東方早報/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