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舞臺藝術香江行”近日在香港結束了首輪演出,北京京劇名家帶來的6場精彩演出令充滿歷史感的新光戲院場場爆滿,吸引香港觀眾近七千人,收入票房150萬元港幣。
繼京劇演出之后,北京藝術院團將在香港陸續上演昆曲、雜技、現代舞、曲劇、木偶劇、交響樂等多種形式的演出。這更意味著,北京文化走出去正式開啟了“試水”之旅。
老戲院一改“白發”現象
1月21日晚,有著40年歷史的香港新光戲院光彩流溢,充滿活力,滿場歡笑,掌聲不斷,上千名香港觀眾分享了國粹藝術京劇的永恒魅力。這是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在新光戲院的最后一場演出,也是“2013北京舞臺藝術香江行”首輪演出的最后一場。
從1月16日開始,香港觀眾連續6天和京劇藝術家們“約會”。由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上演的《蝶海情僧》,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親自登臺獻唱,正式開啟了北京舞臺藝術的香江之旅。隨后,該團連續演出了5場,劇目包括《蝶海情僧》、《鳳還巢》、《紅鬃烈馬》、《畫龍點睛》、《佘賽花》。
連續6天的演出讓香港戲迷過足了癮。85歲的陳幼霞老人每天只身地鐵來,地鐵回,深夜回家的長路,讓老人家步子變得格外輕快。陳幼霞老人追星多年,她想親眼見證角兒們的最新實力,國寶級京劇大師梅葆玖、葉少蘭寶刀不老,老人家看得如癡如醉。而中年一代京劇名家李宏圖、胡文閣、朱強的扎實功底和精彩表現,讓老人聽得入迷。年輕一代京劇新秀竇曉璇的優美唱腔更讓老人看到了京劇藝術的傳承力量。
北京京劇名家的到來,改變了新光戲院雄霸多年的“白發”現象,新光戲院大劇場主席李居明先生有了驚奇的發現,“我在觀眾席中仔細觀察過,黑頭發的年輕觀眾多了起來。”從九龍趕來的張先生就是黑發一族,全部6場演出,他看過3場,“每次都覺得時間過得好快,真想在戲院里再多聽聽。”30歲的張女士也說道,過去覺得京劇是老人家的東西,是個很老化的劇種,但是這回徹底被舞臺上的精美戲服和優美唱腔震住了。
李居明坦言,過去新光戲院的傳統戲曲演出,其實有不少演出是贈票的。“但這次北京京劇名家的演出,我們堅持不派票,而是讓觀眾買票。特別是有梅大師和葉大師演出的場次,更是一票難求。這種盛況在香港很少見。”據介紹,此次6場演出共創造票房收入150萬元港幣,這也讓一個充滿歷史的老戲院看到,在香港這個中西文化交融的國際大都市,傳統戲曲一樣會有生命力,新光戲院未來的路充滿了希望。
老中青三代集結京劇傳承力量
“2013北京舞臺藝術香江行”首輪演出中,梅葆玖、葉少蘭、李宏圖、朱強、郭瑋、竇曉璇等老中青三代京劇人的整體亮相,更讓香港觀眾領受了京劇藝術代代相傳的無限深意。
79歲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和愛徒胡文閣一同登場,師徒二人演繹的《貴妃醉酒》選段,婉轉流暢、神韻十足,讓觀眾席一片感動。走下臺來的梅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哈哈笑著說:“胡文閣原來是唱秦腔的,我看他心誠,不是為了炒作自己,我才教了他。”在老師的眼中,胡文閣熱愛京劇,扮相又好,觀眾又喜愛他,這讓梅先生變得更有信心了。“京劇不能沒有男旦,這個傳統不能斷。”
“我特別感動,香港觀眾那么喜歡梅蘭芳藝術,這次我們演的《宇宙鋒》、《鳳還巢》、《貴妃醉酒》,觀眾還那么熟悉。”梅葆玖激動地表示,明年是他父親梅蘭芳先生誕辰120周年,為了弘揚梅派藝術,他將率梅蘭芳京劇團,到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地進行全球巡演,“梅蘭芳藝術將會一代代傳承下去。”梅葆玖對此堅信不已。
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常務團長李宏圖是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的弟子,此次在《蝶海情僧》中,他與老師一同演出劇中的主角真如,他演青年真如,老師演老年真如。李宏圖說,和老師一同演出,收獲了香港觀眾的熱烈掌聲,而每當這個時候也是他最幸福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