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河南省重點建設骨干高校
●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
●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一、學校概況
河南理工大學始建于1909年,是我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學校。在一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曾10次遷址,輾轉4省,9易其名,歷經焦作路礦學堂、福中礦務大學、私立焦作工學院、西北工學院、國立焦作工學院、焦作礦業學院等重要歷史時期,1995年恢復焦作工學院校名,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學。
20世紀上半葉,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地質學家翁文灝、工礦泰斗孫越崎和張仲魯、張清漣、丁觀海、張伯聲、鄧曰謨、李鐘美等眾多留美學者先后出任學校領導職務或教授,引領學校承載起培養工礦高級技術人才的歷史責任,為民族工業振興、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作出了特殊貢獻。歷經時艱形成的“自強不息、奮發向上”傳統精神和“明德任責”校訓、“好學力行”校風更是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新中國成立后,學校堅持服務煤炭工業的辦學方向,為中南五省以及華北、西北地區煤炭工業發展輸送大批高級專門人才,成為煤炭工業重要人才培養基地,贏得“關內看焦作”之美譽。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學校在強化為地礦服務的同時,著力拓寬學科專業領域,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實現由行業院校向通用工科及多科性院校的根本轉變。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學校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大發展的歷史機遇,緊緊圍繞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目標,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各項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學校于2002年后相繼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省重點建設骨干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辦學層次、水平、實力和知名度、影響力顯著提升。目前,學校安全、地礦特色鮮明,理學、人文等學科協調發展,擁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0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1個碩士點、72個本科專業、36個國家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以及人文社科基地36個、省一級重點學科21個、創新團隊13個,年度獲973或重大攻關及國家自然、社科基金項目72項、科研總經費2.72億元,全日制在校生規模36000人。
百年理工,世紀風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的河南理工大學,正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按照學校第一次黨代會和“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創新能力,奮力開創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局面,譜寫無愧于民族的時代華章!
二、招生專業及人數
音樂表演專業(含聲樂、器樂、舞蹈三個專業方向,其中器樂方向在河南省只招收鋼琴、手風琴、二胡、琵琶、古箏、揚琴、竹笛、西洋管樂),本科,學制4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文理兼招,擬計劃招生70人,分省計劃以考生所在省份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為準。
三、招生范圍
2013年擬面向河南、山西、湖南、安徽等省招生。
四、專業介紹
音樂表演專業含聲樂、器樂、舞蹈三個專業方向。培養具備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本知識、理論和實際表演技能,具備較高音樂表演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聲樂、舞蹈、鋼琴、視唱練耳、基礎和聲、復調、配器、西方音樂史、曲式學、音樂欣賞、歌曲作法、音樂美學、藝術概論、民族民間音樂、中國音樂史、合唱及合唱指揮、表演等。
學生畢業后,可在專業文藝團體、藝術院校、文化藝術教育培訓機構、社會團體、傳媒公司及研究機構從事表演、教學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