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至11日,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將開啟大幕。今年的“八月合唱節”匯集了來自中國、英國、德國、西班牙的六支頂級合唱團,在大劇院各類歌劇演出中備受好評的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此番也將獨挑大梁為合唱節精彩壓軸。
六場音樂會“少而不凡”
比起交響樂和歌劇,合唱更易于被普通人接受,直達心靈的歌聲也會和更多人產生共鳴,在我國大中城市每年舉辦的各類合唱比賽都會吸引無數熱衷者參加。而每年暑期都是合唱活動的“密集期”,國家大劇院的八月合唱節則是其中的一個“高端品牌”。“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從2009年首次舉辦以來,就堅持以國際化的視野和專業化的水準為廣大愛樂者搭建一個高水準的欣賞平臺。每屆參與的團雖然最多也沒有超過八支,但這些團無一不是經過一番嚴格考察和篩選,均代表著不凡的實力與水準。希望通過每年細水長流的一個延續,讓更多合唱愛好者逐漸對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合唱領域有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國家大劇院演出部項目負責人說。
此次參加大劇院“八月合唱節”的六支樂團是從四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甄選出來的,可以說是“各有千秋,絕無雷同”。例如8月2日的牛津大學合唱團是一支絕對的“古董”團。合唱團的本部設在牛津大學建于12世紀的大教堂,到現在已經擁有了超過500年的歷史。有趣的是,雖然歷史悠久,合唱團卻從未與潮流脫軌,著名影片《憨豆先生》和《蒂博雷的牧師》主題曲便是由他們演唱的。8月5日的西班牙B vocal無伴奏人聲合唱團則是“無伴奏界”的翹楚。著名合唱指揮家吳靈芬介紹說,“人聲是最敏感多變的,無伴奏合唱雖然人數較少,但它以對音準和默契的極高要求成為所有合唱類別中難度最大的,是否能夠唱好無伴奏也是衡量一個合唱團水平的‘試金石’。”西班牙B vocal無伴奏人聲合唱團對于聲音的把握可以說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能夠用聲音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各種奇妙的聲音效果。此外,德國斯圖加特合唱團也是11項德國唱片獎的獲得者,實力不容小覷。
三支歐洲勁旅,來自中國的三支合唱團也值得期待。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憑借悠久的歷史積淀了厚重的合唱功底,國際音樂界評論“他們毫不遜色于來自世界的任何一支合唱隊伍,且音色之美更令人贊嘆”。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成立近3年來,曾在多部歌劇中有過“給力”的演唱,此番再次亮相八月合唱節也將帶來不俗表現。臺北愛樂合唱團則是臺灣第一支以無伴奏現代合唱為特色的合唱團,并憑借獨具匠心的曲目策劃和舞臺表演成為業界的一支“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