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是中國經濟與文化發展的中心城市之一。上海1843年上海開埠,是中國最早向世界開放的城市,也是東亞地區在近現代歷史上最早面對不同東、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城市之一。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發展,上海愈益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的大都市。并領銜長江三角洲諸地城市,而有望成為世界第六大都市群。在文化方面,上海既存有以江南水鄉文化、文人文化的傳統底蘊,又發展了市民文化和國際多元文化滲透交融的都市“!迸傻拈_放性特征。在音樂上,并存著江南絲竹、滬劇、道教音樂等中國傳統音樂品種,又是西方古典音樂在東亞傳播最早的著陸點和窗口之一,此外現代搖滾、爵士、移民音樂等多元的聲音交織成了這座城市兼容并蓄、色彩斑斕的音樂文化現狀。
為了促進中國學者更廣泛地參與ICTM框架下的學術活動,上海音樂學院特向ICTM理事會申請承辦2013年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第42屆年會,并獲得成功。此次大會將在 2013年7月11日 -17日于上海音樂學院舉行。
本屆大會的籌備和實施由ICTM學術委員會和地方組織委員會負責。學術委員會主席為Lawrence Witzleben (美國),成員分別為Samuel Araújo (巴西)、Dan Bendrups (澳大利亞)、Salwa El-Shawan Castelo-Branco (葡萄牙)、Frederick Lau (美國)、Alvin Petersen (南非)、Svanibor Pettan (斯洛文尼亞)、Xiao Mei (中國)。
地方組織委員會由兩位執行主席楊燕迪(Yang Yan-Di)和蕭梅(Xiao Mei)以及9位成員:韓鍾恩(Han Zhong-En)、 洛秦(Luo Qin)、趙維平(Zhao Wei-Ping)、陳曉翌(Chen Xiao-Yi)、湯雋杰(Tang Jun-Jie)、 李小諾(Li Xiao-Nuo)、伍維曦(Wu Wei-Xi)、黃婉(Huang Wan秘書)、陳婷婷(Chen Ting-Ting秘書) 組成。
學術委員會的聯系方式:
J. Lawrence Witzleben
School of Music, 2110 Clarice Smith
Performing Arts Center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MA 20742-1620, USA
Email: jlwitz@umd.edu
Telephone: +1 (301) 405-5502
Fax: +1 (301) 314-9504.
地方組織委員會的聯系方式:
中國·上海市汾陽路20號上海音樂學院排演中心3樓
郵箱: ictm2013@shcmusic.edu.cn
電話: +86 (21) 6431-4353, 6431-4028
傳真: +86 (21) 64745068
經過2013年ICTM世界大會學術委員會的討論,該屆年會議題設定為以下六個方面,望中國學者能夠積極投稿參加這次在上海舉辦的學術大會。
1. 少數民族音樂與舞蹈的呈現和再現
在一個有著55個受官方認可的少數民族國家中舉行會議是圍繞某主題展開進一步討論的絕好機會,近年來,這已在ICTM會議中產生了一些令人興奮的成果。我們將“少數民族”理解為“由于文化、種族、社會、宗教或經濟等方面原因所形成的某些區別于主導族群的人類族群”。該主題的部分議題可以包括:1)不同時空中人們對少數民族定義和對待方式;2)少數民族在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的表演環境;3)在不同媒介背景下的少數民族及其音樂舞蹈的再現;4)少數民族間關系(以及少數民族與主流民族的關系)在音樂和舞蹈上的反映;5)在應用民族音樂學框架下的教育視角及其改善的可能性。
2. 音樂歷史的再思考、重建和革新
該主題強調再現民族音樂學與民族舞蹈學中文化實踐的歷史維度,以及研究者參與民族志歷史書寫的不同方式。該主題意在探討歷史在傳遞和影響文化實踐中所起的作用的并開啟一條研究者為現實目的而運用歷史資源的路徑。會議論文也可以研究這種再現是如何受到文化政治的調配的,特別是在民族主義以及地方主義運動、抑或是草根運動當中。當復興主義運動常常成為民族音樂學的民族志書寫主題時,音樂歷史也可以以其它方式給我們的研究傳遞信息,并以新的意義建立起當代的實踐。這一主題的另一維度是歷史、史學及表演的交叉。在某些國家或地區,新的知識可能挑戰有關起源、連續性和創新等方面的官方話語,并且,歷史事實與當代美學觀念以及商業活力之間的張力亦并不鮮見。本主題也歡迎那些討論歷史在研究中的地位、以及為當代目的而重構的音樂歷史個案研究的論文。
3. 民族音樂學、民族舞蹈學和教育
視教育為一種代際相傳的知識,以及通過文化構建達到代際間的進程,可使得教育在跨學科方法的音樂和舞蹈研究中獲益,這些方法對于某些領域來說至關重要,例如民族音樂學和民族舞蹈學。本論題包括了社會文化和政治決定因素及其對于教育進程、音樂舞蹈教育的制度化、國家政策與地區政策的對比、課程和適當的教育代碼、傳遞過程和技巧、或是對于知識合法性的隔代或地區性的爭論;音樂和舞蹈傳統的傳播方式之間的互動、綜合或是沖突。在音樂舞蹈學院和表演藝術學校中所形成的現代標準化實踐也應納入批判性和比較性討論的范圍。
4. 儀式、宗教及其表演藝術
在多數社會中,音樂、舞蹈或是戲劇總是與多國宗教傳統發生著聯系。例如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或是某些地方信仰體系和帶有超自然現象的溝通實踐。宗教中的表演藝術和儀式不僅與宗教儀式和慶典相結合,也與不同的戲劇和舞劇傳統中相結合,如那些專為神靈或是與宗教節日共同表演的戲劇和舞劇。我們也希望能有涉及到表演的儀式化內容的論文,即便這些內容是在世俗的背景環境下,即J. H. Kwabena Nketia所謂的 “熟悉的形式和內容被再生產、再創造、再展演,它們也因此成為了審美行為的焦點!
5. 影視音樂和舞蹈
電影和電視在文化交流和溝通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21世紀。音樂和舞蹈的研究者以廣泛的方式參與到電影和電視中去,他們利用這些媒體平臺獲取信息資源和傳播研究結果。研究者、文化機構和文化實踐的參與群體也利用視覺媒體保存和傳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成果在我們的跨學科實踐中占據了重要位置,比如每年舉行的ICTM世界會議中發放的學術期刊評論和影片。該主題歡迎那些在音樂和舞蹈研究中涉及到電影、電視和其他視像媒體的評論性或描述性的文章。這為那些視覺媒體的制造者提供了從研究的角度討論其產品及其相關問題的機會,例如批判性地認識視覺媒體的作用。這一主題可包含視像媒體產品和消費的任何方面,包括在應用民族音樂學中的電影配樂、音樂錄影帶、電視節目、紀錄片制作、視覺媒體、網絡,等等。我們也歡迎那些涉及電影和電視在文化再現中作用的批判性文章。
6. 我們也歡迎新的研究及其它相關主題的提案。
提交摘要和提案的相關要求如下:
摘要(abstracts)
摘要必須用英文撰寫,長度控制在300字以內,論文用英語或中文發表皆可。需要注意的是,超過300字的摘要大會將不予接納,且所有的摘要將上傳至大會網站。
遵照項目委員會的評定程序,作者將于2012年12月份收到對提交論文的決議,其中包括:采用與否、等候批準的申請人名單(候補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