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鷗鷺忘機》
錄入時間:2012/3/13 14:46:00 來 源:中音在線 [音樂教程]
古琴曲《鷗鷺忘機》,又名《忘機》,宋代劉志方所作。曲譜最早見于明代朱權所編的《神奇秘譜》(1425年刊行)。
此曲由兩個樂段加一個泛音的尾聲組成。其內容原出自《列子·黃帝篇》,其中《好鷗鳥者》說:"海上之人有子歐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游,鷗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鷗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鷗鳥舞而不下也。"這首琴曲規勸人們要心地善良,不要存有害人之心。它也說明作者不滿于社會的黑暗現象,但又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鷗鷺忘機"一詞即來源于上述寓言的前半部。"忘機"是道家語,意思是忘卻了計較、巧詐之心,自甘恬談,與世無爭。"鷗鷺忘機"即指無巧詐之心,異類可以親近。后比喻淡泊隱居,不以世事為懷。
"人能忘機,鳥即不疑;人機一動,鳥即遠離",勸喻人莫生機心。"忘機"一詞舊作"心無紛競,淡焉光明磊落焉"的樣子;而從積極方面來理解,應當是一種積極樂觀精神的體現。儲光曦詩:"達士志寥廓,所在能忘機。"李白詩:"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皆可參證其涵義。
明清以來的《鷗鷺忘機》則是一首頗為精致的古琴抒情小品。其曲意雋永,指法細膩,哲理深邃,耐人尋味。《五知齋琴譜》后記中說它表現了"海日朝暉,滄江西照,群鳥眾和,翱翔自得"的意境。該曲通過鳥的安詳神態,表現了人們對鷗鷺忘機式的質樸。古人不僅仿鷗鳥,退隱田園,閑適而生,而且還賦予它善知人意的靈性,于是有李白"心靜海鷗知"的佳句,即只有心地純正無邪、自然淡泊,鷗鳥才會與之友善而不具防備之心,整個世界才會和睦相處下去。 此曲曲情充滿生趣和怡然自得,和諧的琴聲泛起,引導人們的思維趕往美麗的大自然,心境也隨之而豁然開朗。樂曲表現了真、善、美的精神世界。(編輯/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