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第十四鋼琴協奏曲》,降E大調,K449,作于1784,為其鋼琴學生芭芭拉?馮?普萊亞(Barbara Von Ployer)而作,1784年3月17日,在多拉特納霍福舉行的“我的第一次私人演奏會”上首演。全曲共3個樂章:
第一樂章 活潑的快板,降E大調,奏鳴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題以C小調開始,第二主題以屬調降B大調,使豐富的表情應運而生,樂隊呈示的小結尾穩定于降E大調。強有力的主題表現后,低音弦樂奏曲首第一主題第三小節衍生的動機,主奏鋼琴改編第一主題,又以屬調奏新的第二主題,其中第二小節減七和弦,極為美妙。移入發展部后,由第一主題第三小節衍生的動機發展,再現部中的華彩由前后發展技巧句構成,再以第一主題衍生的動機結尾。
第二樂章 小行板,降B大調。主要主題部與副主題部各三度反復的三段體,調性安排為主(降B大調)-副(F大調)-主(降B大調)-副(降B大調)。
第三樂章 從容的快板,降E大調,回旋曲式。回旋曲主題每次再現,均以新的對位樂句加以潤飾,第一、第二插句部也加入有對位句的裝飾。尾奏先以主調再現第二插句主題之后,移入快速的二拍子部分,主題及第一插句在進行變奏之下導向終止。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