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出口銀行北京市分行與北京四達時代通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企業“走出去”,開展對外經濟合作提供20億元人民幣的合作額度。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園區支行與北京泰合百聯傳媒廣告有限公司簽署《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為企業開展影視劇拍攝、制作、發行業務提供授信額度60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
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與完美世界(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2年內為企業提供授信額度1億元。
北京銀行與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新英體育傳媒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分別為兩家企業提供1億元和2億元的流動資金貸款授信額度。
未來文化資本全面對接
據文資辦負責人介紹,當前首都正處于打造中國特色先進文化之都,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中心城市的關鍵時期。根據市委十屆十次全會《關于發揮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的意見》,到2020年,北京市將推進文化金融創新,促進文化與資本市場全面對接,構建滿足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文化企業需求的金融服務體系。
解決文化產業資金短缺難題
記者:本次論壇主題為什么定位倡導文化科技資本融合?
周茂非(北京市文資辦主任):近些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發展,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但從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需求來看,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傳統優勢行業面臨轉型升級,設計創意、動漫游戲、數字新媒體等新興業態總體規模偏小,融資困難、資金不足,仍然是制約首都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和難題。解決這些難題,必須加快推進文化科技資本融合步伐。
記者:北京市委《關于發揮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的意見》明確提出實施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雙輪驅動”戰略。北京如何實現雙輪驅動?
周茂非:北京將著力構建文化技術創新、文化科技成果應用、文化科技融合承載、文化科技融合市場服務、文化科技融合支持等五大體系,重點實施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產業科技升級、新型文化業態孵育、融合發展示范基地建設、文化科技“航母”與“精品”打造、公共文化科技設施提升、文化遺產保護科技應用、文化科技領軍人才集聚、文化“走出去”、文化科技融合服務平臺建設等“十項行動”。同時,在近三年內,對60項文化科技融合重點項目予以扶持,比如首都核心演藝區、新華1949文化設計創意產業園等重點產業科技升級項目,中國動漫游戲城、萬達文化旅游城、派格5D秀文化主題樂園等多業態融合示范項目,中關村國家級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798文化藝術區等集聚區建設,等等。通過這些舉措,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新增文化科技上市公司30家,培育千億級文化科技企業1-3家,百億級文化科技企業10-15家,形成1-2個產值千億元、8-10個產值百億元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園區或基地,全面提升首都公共文化領域科技應用水平,在全國率先形成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新格局。
記者:對于首都實現文化大發展,政府有何舉措?
周茂非:資金短缺、融資困難,是目前北京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瓶頸”。打破這一“瓶頸”的途徑是實現文化產業與資本市場的全面對接,進一步創新文化金融服務體系。就是要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積極推動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加快完善投融資服務平臺。
揭牌成立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統貸平臺,就是為了有效解決文化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下一步,我們還將發起設立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擔保基金,設立文化產業專業擔保公司和2個小額貸款公司等,積極推進文化金融創新,構建滿足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文化企業需求的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服務體系。(京華時報/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