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十四師的前身是兵團和田農場管理局。2001年更名為兵團農十四師。2002年,農十四師召開第一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農十四師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同時成立了文學、攝影、書法美術、音樂舞蹈協會。到2005年,農十四師各協會共有會員163人,其中新疆會員6人,兵團各協會會員4人。
一、農十四師第一屆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2002年9月26日,農十四師召開第一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來自全師各團場和企事業單位及和田地區各單位數十名文學藝術工作者參加了會議。兵團文聯主席趙彥良率領北疆各師文聯領導到會祝賀。大會審議通過了《農十四師文聯章程》及各協會章程。審議通過了《農十四師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決議》。會議選舉產生了農十四師第一屆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會議期間成立了農十四師文學、攝影、音樂舞蹈、書法美術工作者協會。大會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團結奮進,勇于創新,與時俱進,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推動兩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共同譜寫新世紀的光輝篇章。
農十四師文聯領導任職表
表6
姓 名 出生年月 性別 族別 工作單位 文聯職務
馬金忠 1944.4 男 漢 十四師黨委宣傳部 主席(2004年退休)
楊為新 1957,10 男 漢 和田地區人民銀行 副主席
周寶平 1953.3 男 漢 十四師辦公室 副主席
曹金生 1956.10 男 漢 十四師公安處 副主席
于忠勝 1965,7 男 漢 十四師黨委宣傳部 秘書長(2004年任副主席)
關明河 1956,10 男 漢 十四師武裝部 名譽主席
買買提•喬瓦 1949.2 男 維吾爾 和田行署 名譽主席
魏開忠 1947,12 男 漢 和田地區群藝館 名譽副主席
蒲子余 1925.7 男 漢 和田第七運輸公司 名譽副主席
二、文聯下屬協會
(一)文學工作者協會,成立于2002年9月。有會員48人。
主 席:于忠勝
副主席:李永貴
秘書長:張良華
理 事:曹雙科、石磊、吳世紅、何亮舟、馬木提•艾買爾、錢龍寧
(二)音樂舞蹈工作者協會,成立于2002年9月。有會員32人。
主 席:馬金忠
副主席:馬曉紅
理 事:劉玲、黃謹珍、張娟玲、沈玉華、馮兆喜、黎甘泉、米吉提•阿皮孜(維吾爾族)
(三)書法美術協會,成立于2002年9月。有會員61人。
主 席:周寶平
副主席:曹建斌
秘書長:尤昌安
理 事:劉小平、張宏春、張玉華、馬立新、關榮幸、霍四紅
(四)攝影工作者協會,成立于2002年9月。有會員30人。
主 席:曹金生
副主席:楊為新
秘書長:王銀喜
理 事:陳恒鐸、張帆、李建力、呂東鋒、張軍、柴江林
三、文聯工作情況及所取得的成績
農十四師文聯成立后,經常舉辦各類培訓班和各種展覽、研討會。2001年1月,兵團在和管局舉辦了“朝霞工程頒書儀式”,和管局有11名兒童受助。
2002年8月,農十四師文聯舉辦了“朝霞兒童”和田行活動。會上,受助兒童做了匯報演出。同年9月,農十四師舉辦首屆美術、書法、攝影展覽,共展出作品130幅,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9名。劉擁的美術作品《蒼桑歲月遺留下的悲歌》獲一等獎。
2003年1月29日,師文聯組織部分書法工作者開展了贈春聯活動,共為四十七團老同志贈送春聯100余幅。同6月,農十四師文聯召開了曹雙科長篇小說《燭魂》座談會,24位同志參加了座談。與會同志對該小說在創作上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小說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同年8月,農十四師文聯舉行文學作品交流會,有25位作者創作的詩歌、散文、短篇小說共21篇進行交流座談。同年12月,農十四師文聯在和田迎賓館舉行王敬乾詩集《母親情》研討會。來自農十四師與和田各縣(市)、地直各單位的41位同志從不同角度對詩集《母親情》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2004年8月—9月,農十四師文聯與《昆侖報》社聯合舉辦了文學作品征文比賽,共有55篇作品獲獎。同年9月,農十四師文聯舉辦了第二屆書法美術攝影展覽,共展出作品104幅。
2004年9月,農十四師為慶祝新疆兵團成立50周年,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和田55周年,文聯舉辦第三屆美術、書法、攝影展覽,共展出作品104幅,其中美術作品34幅,書法作品38幅,攝影作品32幅。
2005年1月,農十四師文聯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業余音樂理論培訓班,師機關8位青年音樂愛好者參加了學習。同年6月,農十四師文聯邀請在和田創作采風的著名作家周濤,與部分文學青年進行了座談,通過與名家交流,青年作者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同時也增強了創作信心。在座談交流中,周濤應邀擔任農十四師文聯顧問。同年7月,農十四 師文聯舉辦了 “朝霞兒童”音樂舞蹈培訓班。8月,農十四師文聯為周寶平《歐洲散記》系列散文舉辦座談會。同年8月至10月,農十四師文聯與《昆侖報》社共同舉辦了“愛我家鄉”征文。共收到應征稿件104篇,刊發了30余篇,評出了一、二、三等獎的作品。同年9月,農十四師文聯舉辦第四屆書法、美術、攝影展覽,共展出作品115幅,其中書法45幅,美術30幅,攝影40幅。同年10月,農十四師文聯組織18位業余文藝工作者,赴二二四團進行創作采風活動。他們創作的作品有10余篇在《昆侖報》上發表。同年10月,農十四師文聯舉辦文學創作座談會,自治區作協常務副主席、著名作家趙光鳴,烏魯木齊市文聯副主席、作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矯健出席了會議,為 20余位文學愛好者講了課。
在文學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文際鯉的散文《和田葡萄王和千里葡萄長廊》,馬金忠的散文《難忘的老戰士》,馬金忠與于忠勝合寫的報告文學《昆侖山下創業歌》,馬金忠與龔德文合寫的報告文學《荒原涌動創業潮》,周寶平的散文《王家大院》和《歐洲散記》(系列),于忠勝的詩歌《父親的鞋》、《父親的肖像》、《與昆侖為伴》等。
在攝影方面:農十四師的攝影創作起步比較晚,作品較少;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于忠勝在“兵團共產黨人風采”參展的作品,如《買買提•尼牙孜》、《買買提•吉力力》、《爾肯•托合提巴克》、《王惠麗》、《塔什•尼牙孜》、《光榮的一代》、《巴郎》、《傳授》、《劉述建》。曹金生的《烏魯瓦提》(之二)、《昆侖牧場風光》,呂東鋒拍攝的《昆侖牧歌》,曹明的攝影作品《將軍與老兵》等。
在書法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書法作品有蒲子馀的小楷條幅,尤昌安的隸書條幅和劉小平的草書條幅均在2005年1月兵團文聯、兵團工會聯合舉辦的慶祝兵團成立50周年職工書法美術攝影展覽中入展或獲獎。
在美術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有曹建斌的《花季》(油畫)和《克里亞風情》(油畫)、《南疆少女》(油畫)均在2005年1月兵團文聯、工會聯合舉辦的慶祝兵團成立50周年避過難題職工書法美術攝影展覽中入展或獲獎。
附:1949年解放軍二軍十五團(即農十四師47團)。步行穿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解放和田途中創作的戰士詩抄《行軍歌》:
走進戈壁灘, 聽我表一番,戈壁寬又大,黃沙漫無邊。解放大軍灘邊走,人喊馬叫鬧喧天, 軍旗飄飄金光閃, 歌聲小調唱的歡,腳上打泡堅持走,帶病也要向前趕,為了窮人的解放,人民戰士不怕難。戈壁灘、戈壁灘,戈壁灘內無人煙。灘中古樹無其數,林中景致說不完。每天走,人人看,一天不下百二三。宿營后,林中喧,帳篷加在樹中間,燒起大火一溜煙,火光映紅半邊天。圍著篝火唱又笑,紅旗飄飄進和田。我的鞋子好又好,別人看見哈哈笑,爛鞋本是無價寶,戈壁灘上買不到,我的鞋子破又破,穿在腳上不打泡,別看鞋子小又小,長征路上立功勞。白天黑夜歌聲喊,不知不覺十幾天,各族人民早盼望,撥開烏云見青天,中國形勢大轉變,就在一九四九年,全國解放人民喜,紅旗插上昆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