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倡導正版音樂付費制度的谷歌音樂搜索服務剛剛在國內關閉,唱片商終結音樂下載免費午餐再有動作。近日業內有消息稱,包括華納在內的幾大國際唱片公司,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聯合國內酷狗、酷我、百度、QQ音樂等音樂服務網站嘗試采取音樂下載收費包月制度。業內人士表示,盡管這一制度的推出有望推進音樂正版付費消費制度的實施,但不排除唱片巨頭終結音樂免費午餐的另外一個圖謀——對終端的壟斷,因此如果推行收費制度,需在監管部門的監督下發布細則,避免二度蠶食中國唱片行業。
收費時代將至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已獲得確切消息,今年底或明年初幾大國際唱片公司將聯合國內酷狗、酷我、百度、QQ音樂等網站嘗試采取收費包月制度,包括PC端和移動端。用戶在獲得原有基礎免費試聽服務的同時,可通過付費方式獲得接近CD水平的ape、flac格式音樂或MV,并獲得其他付費權利。隨后,記者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際唱片公司高層處證實了這一消息。“目前主要是華納、環球、sony三大國際唱片公司在與國內各大音樂網站商量推出下載收費制度。具體的操作細節還處在討論中,現在不方便透露。”
盡管細節未定,但終端服務上卻已經開始為此進行準備。QQ音樂市場拓展組高級市場總監吳偉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各音樂平臺和15家大的唱片公司共同討論的模式暫定為包月收費,但會有等級劃分,按照用戶的需求來定制不同收費,等級不同權限不同。“舉例說,如果一個月用戶付7塊錢可以授權下載7首歌曲,音樂品質達到128kbps;一個月達到20元時,用戶可隨意下載音樂,音樂品質能達到CD水平。”
百度為迎接這一付費時代的到來,也開啟了整合旗下音樂產品的大門,百度MP3、百度ting、百度隨心聽、千千靜聽等音樂產品已然被整合為百度音樂。百度音樂事業部總經理張丹妮公開表示,整合的目的在于打造全面的數字化正版音樂平臺。而其也坦承,以后會跟內容合作伙伴一起討論嘗試一些具體的下載收費模式。
化解免費下載消費習慣是關鍵
“幾大國際唱片公司與國內音樂網站聯合推收費下載制度,其愿望是美好的,前景是肯定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在庫克數字音樂圖書館CEO邢華看來,未來付費肯定是大勢所趨,數字音樂的市場前景也是廣闊的,如果能夠掙扎出免費下載、免費在線收聽以及盜版的泥潭,無疑之前一直被隱去的利潤會顯現出來,正版數字音樂市場的盈利狀況會好很多。但是多年來的現實是,免費收聽、免費下載習慣的長期形成,而且還存在盜版的風險,要在短時間內將這一局面扭轉恐怕很難。“只能看做是一種嘗試,能否真正地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實現,則很難下結論。”
統計顯示,目前國內至少有7億潛在付費音樂消費人群,如按30%月活躍度、每人每月貢獻10元來算,加之流量帶來的廣告收入,未來數字音樂市場規模至少將達到數百億元。然而,在付費市場前景如此可觀的同時,盜版免費市場的猖獗卻同樣兇猛。靠正版打天下的巨鯨音樂網董事長陳戈在去年曾介紹了一組很無奈的數據:國內400多個中型音樂網站及1000多個小型個人主頁存在嚴重的侵權問題,供下載的MP3歌曲50%以上是盜版,每天有超過45%的網民使用互聯網下載音樂。唱片業年收入2億元,但盜版可高達18億元。此前酷我音樂一度嘗試收費,但用戶付費率甚至低于千分之幾,不但收效不大,反而在正版收費市場碰得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