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天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的大型史詩音樂劇《文成公主》,以其優美的音樂、動人的故事,打動了現場的觀眾。著名歌唱家譚晶、王莉出演的文成公主和年輕藏族歌唱家肆郎貢布等的精彩演繹,把文成公主行走三年遠嫁吐蕃王朝松贊干布完成藏漢和親使命這一傳奇故事講述得優美動人,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王莉領銜《文成公主》 從少女演到“
2,98123
轉發至:
[相關]音樂劇《文成公主》首演.. | 《文成公主》“獻禮” ..
該劇編劇梅帥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文成公主作為一個年輕柔弱的女孩,肩負著歷史重托,用了三年時間從長安走到吐蕃,不僅完成了地理意義上的跋涉,更完成了一段信仰的征程,達到了精神的高度升華和思想的涅槃,完成了一個偉大的命題。這個命題就是‘天下沒有遠方,人間都是故鄉,有愛都是天堂’,它也有著建設人類共同精神家園的意義。西藏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也有走向世界的強大文化自信,我們力爭將《文成公主》打造成為展示西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講述文成公主西行有很多方式,而這部史詩音樂劇沒有表面化地展現民族風情。該劇以音樂劇的形式對文成公主離別故鄉和親人,在西行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愛情,以及完成學習型之旅遠嫁松贊干布做了細致地描繪,以人性的角度展現了文成公主的個人魅力,也展現了藏族吐蕃王朝松贊干布的魅力。
在這兩天的演出中,觀眾除了對主要演員的精彩演繹深表贊嘆外,對該劇的劇本創作和音樂創作給予了極大的肯定。音樂劇《文成公主》的劇本語言精練,許多唱段的唱詞對文成公主的內心世界以及她與松贊干布的愛情做了很好的描述,不僅文學性較強,且文風樸實流暢,特別適于演唱,這在近年來的音樂劇創作中是不多見的。而音樂劇《文成公主》的音樂將西藏民族音樂與交響樂、現代音樂融合在一起,在文成公主離別故鄉時,音樂中還融入了中國古曲的元素,這些都為該劇的人物塑造和戲劇發展提供了極好的基礎。很多音樂不僅優美而且動人,而每一幕的銜接以樸實的西藏原生態民歌鏈接,使得這部戲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音樂推動了戲劇的發展,唱腔優美動聽,讓觀眾沉浸在文成公主遠嫁的環境中,沉浸在藏族民族風格的氛圍中,贏得了現場觀眾的好評。
大型史詩音樂劇《文成公主》舞臺美術吸收了大量現代舞臺技術,營造出如夢似幻的藝術效果。當文成公主思鄉情切,拿出日月寶鏡時,寶鏡內神奇地映射出長安城的繁華景象;當文成公主決定斬斷萬千離愁,摔碎日月寶鏡時,寶鏡轟然碎裂一分為二,一半化為金日,一半化為銀月,日月交相輝映,照亮著文成公主西去的征程;而當文成公主懷念故土潸然淚下,淚水倒淌匯聚成河;文成公主在途中遭遇雪崩,命懸一線之際,釋迦牟尼像顯靈,佛光普照,融化冰山,拯救了公主;這些以往只存在于民間傳說中的故事,經過現代聲光電技術逼真的呈現,給人一種神奇絢麗的視覺沖擊力。
應該說,史詩音樂劇《文成公主》用精美的視聽手段為觀眾演繹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團結的事件,演繹了文成公主胸懷天下的大愛精神,使觀眾在享受藝術的同時,重溫1300年前偉大的民族和親歷史。(北京青年報/倫兵)